返回第465章、恶客来袭(下)(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5章c恶客来袭(下)

    除了这些华美得让人晕眩的印花丝绸之外,罗马人还从埃及王室御用商队的货物里,找到了其它很多更加新奇的玩意儿。都是一些罗马人在此之前未曾有闻的奇妙货物,每一件都足以让人惊叹。

    比如说好像银器一样闪闪发亮,据说绝不会生锈的不锈钢餐具,既轻便又牢固,外观也是亮铮铮的,十分气派;宛如泉水一样清澈透明,看不出半点杂色的玻璃制品,杯子c盘子c酒罐c花瓶等各种类型都有,比推罗和安条克(当时西亚地区最著名的玻璃工艺品产地)出产的同类产品,还要质地更加上乘。一种柔软白亮c质地轻盈的新奇纸张,根据布鲁图斯的实验,比最好的莎草纸和羊皮纸都更适合书写。

    此外,他们还找到了一些五颜六色的透明小方块,被装在大号的玻璃瓶里,犹如宝石一样晶莹迷人,里边包含着各种水果的甜美滋味,尝一口就能让人回味无穷——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印度人的蔗糖还没有传入欧洲,无论是罗马人c希腊人还是埃及人,都没见过糖这东西,只能用果汁和蜂蜜作为甜味剂。

    除了彩色的水果糖块之外,从这个商队里缴获到的盐也是高级货,洁白如雪,细如海沙,甚至看不到一点杂质,让罗马士兵一个个忍不住惊呼:“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纯净的盐?”

    ——虽然现代人对着细白的精盐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古代世界的盐可没有这么细白的!

    在技术条件落后的古代,海盐就是用海水放在大锅里熬煮,煮到最后把剩下那些结晶从锅底刮出来,就是可以上市出售的海盐了。然而,海水中溶解显然不可能只有氯化钠,因此这种粗糙的海盐里面难免会掺杂一些别的杂质,比如氯化镁c硫酸镁c碳酸镁等等,味道也是苦涩得很,再加上一些在熬煮或者运输过程进去的尘土木屑之类,混杂在盐粒里的杂质就更多了,更别提还有不少奸商喜欢往盐里掺沙子坑人。

    即使是那些天然盐池或盐矿里面出产的,号称纯净的矿物盐,内含的杂质数量虽然比海盐要少得多。但也不会完全没有,更不可能跟现代的精盐似的,看起来就好像白雪一般,连一丝的黑斑都找不出来。

    另外,在商品中还有一种叫做火柴的玩意儿,同样让这些罗马人感到啧啧惊叹——就那么一根短短的小木棍,往盒子的粗糙边缘上一擦,居然就能立刻点着橘色的火苗,当真是方便无比。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生火都是一件麻烦之极的事情,那些武侠之中,武林高手们随身带着火折子,随便一甩就能燃起一堆篝火的场景,显然都是过于艺术化的想象,至少也是年代很靠后的事情。事实上,公元前的古人在真正需要点火的时候,一般只能用特制的小刀反复敲击火石——就是质地比较硬,并在剧烈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让它迸出火星,燃着火绒,才能燃起一堆篝火来。光是听一听就知道这事情有多么麻烦了。若是一个手脚笨拙的家伙,或是遇到阴雨潮湿的天气,折腾上半个小时依然点不着火也是常事。所以,在人口稠密的村庄或城镇里,经常会有偷懒的家庭主妇到邻居家去“借火”。

    而与之相比,使用方便c性能可靠c携带容易的现代火柴,在野外宿营之时就显得实在是太好用了。

    再接下来,那些用铝合金c玻璃和塑料制成的廉价首饰,也很受罗马人的喜欢——在当时,优质的玻璃并不比宝石便宜多少,而铝合金和塑料更是古罗马人再有钱也买不到的玩意儿。而且,由于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这些现代风格的首饰跟古代的粗笨首饰相比,普遍造型华丽,色彩鲜明,分量也很轻盈,非常适合日常佩戴,而不必像古代中东地区的贵妇人那样,担忧被沉重的黄金或白银头冠压得脖颈酸疼。

    而最让小庞培c喀西约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