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亚历山大港的震撼(上)(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6章c亚历山大港的震撼上

    公元前48年秋天,埃及,亚历山大港

    对于此时已经拥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埃及来说,亚历山大港应该算是一座修建年代很近的新城市。

    亚历山大港这座城市,最初是在公元前332年由亚历山大大帝下令修筑,后来成为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从破土动工直至今日,也还不到三个世纪。在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跟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的孟菲斯,还有修筑年代稍后的“百门之都”底比斯相比,亚历山大港只能说是埃及诸多古城之中的后辈新人。

    ——所以,尽管罗马人一直都把亚历山大港看作是埃及城市,但埃及土著却把它看作是希腊城市。

    而且,跟坐落在尼罗河畔的那些传统埃及城市不同,由亚历山大大帝下令在尼罗河三角洲边缘建立的亚历山大港,是一座典型的希腊式海港城市。它的市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北端,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地峡上,夹在浩瀚的大海和一个广阔无垠的淡水湖——马瑞奥提斯湖——之间,有东c西两个优良的海港。

    马瑞奥提斯湖不仅为亚历山大港的数十万市民,提供了相对充足的饮用淡水,还连接着尼罗河,想要从这里乘船前往尼罗河上游的埃及内地也很方便。可以说,亚历山大港是整个埃及的海陆交通枢纽。

    在海港对面的法罗斯岛上,矗立着由托勒密二世法老下令修建的亚历山大灯塔,高达一百二十米的灯塔顶端,熊熊燃烧的火焰终夜不熄,为前往亚历山大港的航船提供引导,其规模之壮观,被誉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法罗斯岛同时也是亚历山大港的海上门户,以及拱卫港口的最后一道防线。

    由于被夹在湖与海之间,因此亚历山大港的整座城市呈长方形格子状布局,所有的街道都非常宽阔。其中两条街道宽阔异常,从一侧路沟到另一侧路沟超过二十米,足以并排通过数辆马车。

    亚历山大港全城共分为五个区,用希腊语的一到五阿尔法c贝塔c特尔他等等来命名,分别居住着不同的民族,托勒密王朝最富裕的大贵族全部都是纯马其顿血统还在郊外拥有各式华美的庄园别墅。

    托勒密王朝的宫廷及政府机关,位于这座城市的东端,紧靠着希腊区,因为托勒密政权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殖民王朝,其核心统治阶级始终都是马其顿出身的贵族,所以王宫选址在希腊区的近旁,而非埃及区或犹太区的附近。同理,希腊区也是整座城市最漂亮最繁华的场所,所有的街道规划都是按照标准的“伊帕达姆斯”纪念第一个提出这种规划模式的希腊工程师伊帕达姆斯规格所营建,精心设计的排水道c绿色植物和蜿蜒的柱廊,包围在这一片城区的四周,街道整齐划一,建筑均匀对称,神庙群c司法群和广场各安其位。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和博物馆则坐落在托勒密王朝的皇宫之内。

    不过,即使在希腊区以外的地方,也随处可见各种巍然耸立的王宫和神庙建筑群,而且全都规模宏伟c装饰奢华,因为几乎每一位喜新厌旧c爱好铺张的托勒密法老或女王上台后,都要花费大力气修筑新的宫殿,满足自己的嗜好和梦想,把国家的财政收入大笔挥霍在这些泥砖和石头的堆砌物上。

    时至今日,这些宫殿和神庙的面积,加起来已经占到了整个亚历山大港市区的三分之一之多。

    在这个时代,亚历山大港是仅次于罗马的全世界第二大城市,据说在最鼎盛的时期,这个城市曾经拥有过70多万人口,也是东地中海地区的政治c经济和文化中心——可惜富而不强。总的来说,亚历山大港是一座希腊人修筑在埃及土地上的殖民城市,城市里的居民也主要是从海外迁居而来的希腊人c马其顿人c犹太人和一些罗马人其实应该说是意大利人,而原本应该是这片土地主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