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2章、埃及女王落难记(下)(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c埃及女王落难记下

    ——在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成为埃及法老的时候,虽然托勒密王朝已经在埃及统治了两个半世纪,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来自于马其顿的征服者家族,依然对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非常疏离。

    无论是她还是她的祖先,对这个地处尼罗河下游的富饶国家,其实都知之甚少。尼罗河对她而言也是一条从未见过的陌生河流——因为宫廷所在的首都亚历山大港位于海边,而不是尼罗河畔。

    确实,托勒密王朝的君主沿用了“法老”的头衔和一部分埃及的宫廷礼仪,也修筑了不少埃及神殿来安抚民心,但它的统治根基依然只是从海外涌入的希腊移民。这个王朝的高级贵族是马其顿后裔,军队主体是希腊雇佣兵和希腊移民的公民兵,托勒密王朝的政府官职一般也仅仅对希腊人开放,却将埃及本地人完全排斥在权利核心之外。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港,从格局和制度上来看,同样是一座典型的希腊城市,居民以马其顿c希腊和亚洲移民为主,本地的埃及人相对来说反倒是少数。

    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殖民政权。作为统治阶级的马其顿希腊人跟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埃及人之间,就像油和水一样壁垒分明。当这个王朝军力强盛的时候,尚能镇压住本土埃及人的怨愤。但是,只要托勒密王朝稍微露出颓势,埃及的原住民就会在神庙祭司的领导下,对殖民者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且认为在托勒密王朝已经失去全部海外领地,国威萎靡至极的此时,如果再不能让埃及本地的统治秩序稳固下来,那就真的是亡国之祸指日可待了。

    为此,她准备实施某种程度上的本土化改革,吸收一部分埃及的传统知识分子——主要是各个神殿的祭司——加入朝廷,扩大托勒密王朝的权力基础,加强王朝对地方上的统治。但女王的这一改革举措,在赢得了埃及诸多神殿的支持之余,也大大触怒了两百多年来一直垄断政权的马其顿和希腊贵族。

    更糟糕的是,在首都亚历山大港,这些抵制本土化改革的反对派势力,显然占到了绝对优势。

    公元前49年,也就是去年,利用庄稼歉收c物价飞涨导致的民怨,在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的默许和授意下,保守派大臣煽动首都民众发动起义,围攻克里奥佩特拉这个“亵渎神明的妖女”的宫殿。幸亏克里奥佩特拉在城内眼线众多,提前得到了警讯,这才得以收拾细软逃出首都,向东一路流亡到了叙利亚。

    等到惊魂甫定之后,她便一边发挥自身魅力,在叙利亚的诸多权贵之间反复周旋,企图获得有力的外援支持,一边动用随身携带的财宝,设法招兵买马,拉起了几千雇佣军,准备转身攻入埃及夺回宝座。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仅仅凭借这几千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攻占埃及的。但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却不是普通的外来入侵者——作为合理合法的埃及女王,她在埃及境内一直拥有着大量的支持者和内应。

    而且,由于托勒密王朝的国君和上层,始终是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占据主流,故而引起了埃及传统民众和神职人员的不满,这些人的势力范围几乎涵盖整个上埃及地区和半个下埃及地区,多年来席卷上埃及的叛乱和暴动,也是埃及传统宗教中心孟菲斯城和底比斯城的神殿祭司,在出钱出粮,暗中支持那些叛军。

    已经进入衰颓末期的托勒密王朝,根本无力镇压这些在埃及根深蒂固的老牌势力,只能坐看国家渐渐瘫痪和瓦解。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之所以要实施某种程度上的本土化改革,跟这些埃及土著分享权力,其实不过是认清了自身实力的下降,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跟这些已经跳出来的土著势力妥协停战罢了。

    而埃及传统的神殿祭司这一方,也缺乏将对抗进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