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1章、日方要求的实验项目(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c日方要求的实验项目

    除了潜水员之外,当宇航员进行太空漫步或舱外活动时,也会面临减压病的威胁:目前,人类社会大多数载人航天器乘员舱采用的气压强度,都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因此宇航员在舱内与地面承受的气压无异。但是一旦要到舱外活动时,他身穿的航天服系统中的压力就远比舱内的压力要低——目前,载人航天中使用的宇航服,一般都是低压宇航服,能够灌入一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宇航服,暂时还没有研制出来宇航服中的压力太高,不仅在工程实现上难度很大,还会使宇航员的运动和工作操作发生困难。

    这样一来,如果没有预先准备的话,宇航员一旦穿着低压宇航服走到舱外,身体组织内的氮气就会因为外界压力过低而往外逸出,产生皮肤发痒c关节与肌肉疼痛c咳嗽和胸闷等症状。最终导致减压病。

    所以,为了避免减压病,宇航员在穿低压宇航服出舱之前,必须把身体里多余的氮气排出,用氧气来代替它,其方法就是吸入纯氧。这一过程则简称为吸氧排氮,往往需要四到五个小时。

    因此,扣掉四五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之后,普通宇航员若是能够连续出舱活动六个小时,就已经快要到达体力极限。彭友直和萧怀丹能够在一次任务之中,同时完成两个实验舱和一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装配工作,就已经是堪比铁人王进喜的超级劳模了,实在不能要求他们作出更多的奉献与牺牲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鹿目焰小姐继续无所事事,彭友直和萧怀丹两位宇航员同※志则抓紧时间休息,试图恢复严重透支的体力和濒临崩溃的精神,以免被这些额外工作影响到了接下来的月面登陆。

    而西昌地面指挥中心的航天科学家们,则利用最新安装的实验舱,进行了若干项匪夷所思的空间实验,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异想天开的太空工程构想。

    比如,在生物实验舱内,王秋就一脸囧样地看到,某团貌似外星异形的胶质肉团,仿佛吹气球一般,从一只金属培养桶内溢了出来,并且不断散发出犹如生鲜垃圾一般的浓烈腐臭气息,简直能把人熏昏过去。

    ——这玩意儿的名字叫做人造肉培养桶,是为了解决宇宙旅行之中的食物需求而发明的肉类生产器。原理是把一些经过基因处理的牲口细胞,放在桶内的特制生长槽里,用营养液进行培育。按照设计者的希望,是想让它能够像种蘑菇一样,生长出类似瘦肉的东西,然后就可以定期收割,用来做炖肉和肉排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金属桶内最终培育出的产物,不是可以下锅煎煮的人造肉,而是一团类似于腐烂海蜇皮的诡异胶质,不要说吃下肚子了,就是闻一闻都能让人感觉恶心

    不过,跟另一项堪称开天辟地的超级宇宙工程设想相比,“人造肉培养桶”这种玩意儿就完全不值一提了——中※国航天局竟然有人提出,要修筑一台连接月面和拉格朗日点的简易轨道电梯!

    具体来说,就是想办法把虫洞装进登月飞船,放弃此次登月任务,然后让“吴刚13号”飞船移动到地月系拉格朗日1点上,相对地球和月亮静止。再接下来,就是通过虫洞的传送转运,从地月系拉格朗日1点的飞船上,放出一卷长达数万公里的高强度尼龙绳索,一直延伸到月球表面。

    这样一来,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梯,登月飞船是平衡锤,而绳子就是轨道电梯的垂直通道。因为月球的引力很低,又没有大气层,所以只要用碳纤维或高强度尼龙,就能做出这个工程学奇迹。

    ——放出绳子的地月系拉格朗日1点,正好处于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平衡点,公转角速度和月球一致,月球又是被潮汐锁定,始终用一面朝向地球。更美妙的是,月球的自传是被潮汐锁定的,始终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