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布尔萨之战(下)(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c布尔萨之战{下}

    望着这些扛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独门兵器”,乱糟糟前来投奔“圣战”的小亚细亚希腊人,王秋同学忍不住摇头感叹,“唉,看了眼下这副场面,我总算明白古文里那些‘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传说是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堪称废柴的乌合之众,只要手里有钱有粮有名分,谁会拉不起来啊”

    虽然对这些乌合之众的战斗力评价颇低,基本上也就是适合填壕沟的货色,但这帮生力军的到来,毕竟能够顶替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杂活,帮助军队解放出一部分机动兵力,加快了战斗展开的速度。

    接下来,根据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制订的作战计划,他麾下最精锐的职业雇佣兵被分成若干小股,用于扫荡布尔萨城郊外的各处据点,避免在攻城的时候腹背受敌;而混合了大量新兵和民夫的主力部队,则进逼布尔萨城下,监视各处城门,封锁城内回教徒跟外界的联系,并且作势进行试探性攻击。

    而与此同时,布尔萨城内的土耳其回教徒,则是陷入了一片歇斯底里的恐慌氛围之中。

    ※※※※※※※※※※※※※※※※※※※※※※※※※※※※※※※※※※※※※※

    当布尔萨城外的希腊基督徒们乱哄哄地一片喧闹,进行着攻城战的准备之际,困守于布尔萨城内的土耳其回教徒,却是一场葬礼接着一场葬礼,哀哭声和祷告声连绵不绝。

    奥斯曼土耳其在迁都到欧洲之前,位于亚洲故土的旧首都布尔萨城,坐落在马尔马拉海的南岸,背靠着海拔2300米的奥林匹斯山{不是希腊本土开奥运会的那座,而是小亚细亚的另一座同名高山},即使是远在113公里外的君士坦丁堡,亦清楚地看见它白雪皑皑的山顶。早在古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这座城市就已经是比提尼亚行省的首府,以及著名的富庶之地。在布尔萨城郊外被溪水滋润的山坡上,盛产橄榄等各类果树,而奥林匹斯山脚下的沿海平原亦相当肥沃,自古就被希腊人悉心耕种着小麦c燕麦等庄稼。

    此外,由于附近山间有着东罗马帝国境内最大规模的桑树林,布尔萨城还是中世纪西方世界最著名的丝绸生产中心——在几百年前由东方僧人传播到欧洲的蚕种和缫丝技术,就被当时的东罗马皇帝安排在这座城市里,从而打破了阿拉伯人对丝绸来源的垄断。可惜东方的蚕宝宝在迁移到欧洲之后,多少有些水土不服,让布尔萨的丝绸质量总是上不去,始终替代不了正版东方货,也使得丝绸之路一直都未曾中断。

    这座城市虽然在后世的名声不怎么响亮,但在中世纪的西方却是一等一的富庶繁华之地。一百多年之前,奥斯曼土耳其的第一任苏丹不惜倾尽全部兵力,跟东罗马帝国在布尔萨城外反复鏖战了十年之久,这才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夺取了这座小亚细亚最繁荣的城市,也开创了日后伟大帝国的基业。

    然而,这个时空的1453年,布尔萨城却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堕入了地狱。

    ——先是穆罕默德二世苏丹聚集了举国精兵强将的十四万攻城大军,在君士坦丁堡郊外莫名其妙地尽数暴毙,然后是新首都阿德里安堡变成了炼狱,最后的奥斯曼皇族后裔灭绝。

    于是,居住在这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旧首都的忠实臣民们,突然惊骇地发现自己亡了国。

    面对突然到来的混沌乱世,还有异教徒上帝的恐怖神迹,聚居在布尔萨城的土耳其权贵们一时间彻底懵了。但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各种致命的瘟疫就在小亚细亚轮番爆发,进一步让这片土地被死神笼罩。

    跟彻底失控的尼西亚城不同,留守布尔萨城的土耳其权贵们,在第一时间就对城市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残酷地把病人烧死在房屋里,同时驱逐有通敌嫌疑的东正教徒,以防城内发生叛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