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实在蛋痛,略谈本文的物价体系。(第1/2页)  弦索伶仃乱世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写文有个习惯,总希望在小的细节上做到尽可能的真实,这样阅读时一方面能带来更好的代入感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有个相对正好合理的物价体系,对于情节的发展构建也能起到辅助作用。比如,最近热播的某局,清末要开个钱庄一下子就要200万两本金。。。。这个是数字怎么说呢。光绪年间权势熏天的恭王府岁入是40,总比那个什么贝勒爷有钱有势力吧?类似的乾隆后期内务府各种皇庄产业加起来也就200收入,这可是皇上啊。

    你说一个陕西的富户,身价就千万两,直接要拿出200来做本钱,是不是有点过分?

    再往后看看,20世纪20年代,申城大钱庄本金最高者不过15万大洋,换算一下大概是10出头的银子。。。所以这种就看的很舒服。

    然后这几天因为被扣了app阅读数导致情绪不佳,(其实是要算后文情节中的杠杆数,以及其他一系列俗事导致更新有问题。)就蛋痛了去翻了翻资料。

    目前文中的的时间点是1937年3月,由于该年暴发抗战导致年头年尾的数据偏离度颇高,所以我基本以36年数据作为基础。

    货币问题再强调一下,理论上这时期应该完全通用法币,但乡下和某些场合依然有银元使用,有时候写顺手了也就用银元替代,这点请读者们包含。

    比率上,银元对法币是一比一,法币对十两的黄金比率是1200上下,这里有个袭击,金银两和粮食两是两个基数,现实中前者是16两等于500克,后者是10两等于500克,本文中处于简化考虑一律都是10两。其实是我脑子不够用。

    对美元的汇率1937年在2x一4x间波动

    物价方面,一担大米上海批发价是12一15

    三角牌毛巾36年,批发价每打批发价每打3023元合02519条/元,零售028元,留给零售商的利润率差不多是10,可谓特别克简了。当然三友实业社当年把价格压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击东洋人的铁锚牌毛巾,并大获成功。同样的毛巾31年分别是价格批发价02725零售价0318,零售利润率16。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成本下降,售价下降,利润率也在下降,可见一来整个大环境是比较稳定的,其次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了价格的往下。

    类似还有,汗衫1936每打4676/12一039零售0477利润率22。1930批发4431/12一0369零售053143!!

    棉毛衫,1936889/12一074,零售088,191931只有零售142

    可见通过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兴办,工业品的最终售价是下降的比较明显的。

    当然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918之后日本纱厂棉纺业开始加大对花投资,由于日本有设备和管理上的优势很快就通过价格战把国货的价格也打下来。比如1919年上海纱厂16支面纱成本14966两售价200两9,31年售价237元,35年只有170元。

    另外翻了翻一些县志,比如句容县志,作为主要粮食产区表明1937年上等的粳米售价是8元/担,贩卖到上海要到14元,倒也属于正常。

    同样37年句容的豆油菜油价格都为02元一斤,也就是我文中常说的两角小洋。在上海价格差不多是0243元,也属于正常波动。

    猪肉,句容012元/斤,上海要达到032,还是批发价。考虑到句容当时任然属于小农经济区,猪肉以农户散养为主,缺乏足够大的消费市场,所以低价可以理解。

    工业品方面,固本肥皂,150克一块,两块称谓一连,一箱60连,批发价在65上下,算下来每块005出头,但句容零售价只有0025。工业品不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