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门神托梦(下)(第1/3页)  雄霸万兵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影缓缓转过身,煞白的面目有违常人。月光之下,那清秀的面容与记忆之中略有不同。但见这人,面如古月生辉,脸似淡金镀容,眉似利剑入鬓,目若明珠朗星,鼻正口方楞角分明,三绺胡须飘洒前胸。头上千层杀气,面前有百步威风。这不是秦琼秦将军,还能是谁?

    陆友山大喜,他刚想起身掌灯,秦将军却摇首制止:“陆先生,你我相见,何必掌灯。”陆友山想起这次聚首,便想起那坛倒在地上的美酒,想起今日所历种种,陆友山忽觉不对劲:秦将军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为何佣人和夫人偏说他死了?心念一动,陆友山再看面前的秦琼,只见秦琼面无血色,而那一袭白衫,竟是寿衣打扮。似是瞧出了陆友山的疑惑,秦琼颔首轻道:“陆先生,秦琼确已非人,因你年年在门上挂着我和尉迟恭的画像,这才深夜托梦而来。望陆先生见谅,恕秦琼无法亲见。”

    “无妨,无妨。但有一事相问,还望秦将军以实相告。”

    “陆先生但有所问,无不以实相告。”

    “我洞中现有九面大字铜锣,据我研究所知,这九面大字铜锣与将军你大有关系,是真的吗?”

    “你说的是程咬金叫人铸造那九面大字铜锣吗?”

    “正是。”

    “那是我五十寿诞之时,程咬金一大早就来到我府里,嚷嚷要喝酒,我从小就知道这位家伙一向刁蛮,鬼主意一串又一串,对他总是谦让三分,任由他胡来。他说要我办十大桌酒菜,把新太子请来,再把在京城的各位兄弟都请来,好好热闹一番,我认为不妥。因为当时秦王刚刚被册封为太子,此刻正忙着各种军国大事,不该用这种小事去叨扰他。再说,我们这些人在京城,总该收敛一些才好,不要给新太子惹来什么麻烦。此时大张旗鼓地摆宴庆寿,我认为不妥。后来程咬金只请来几位好友,到场的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柴绍。酒酣之际,程咬金突发奇想,吹嘘自已一生‘勇’字第一,尉迟敬德附和说自已‘忠’字第一。程咬金命人拿出纸笔,叫每人写一个字,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其中用处,程咬金称‘天机不可汇漏’于是当日便一人写一个大字,计有忠c勇c孝c义c仁c礼c智c信c廉九个字。最后,程咬金说要用青铜铸造成九面大铜锣,将这九个大字铸刻在大铜锣上,以后,各人出去办差,就让人抬着铜锣走在前面,名为‘鸣锣开道’。程咬金将此事汇报新太子,新太子李世民想想也无大碍,便恩准了。于是,程咬金命工匠铸了九面圆径三尺的大铜锣。翌年,即贞观元年,程咬金c尉迟恭和秦琼三位武将每次出行,便让四人抬着大铜锣,走在前面‘鸣锣开道’。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文官不愿过份张扬,没有抬着那面大铜锣开道,只是将它挂在家里,成为府中一款乐器。这便是大字铜锣的由来。”

    “果真如此。这么说,这九面铜锣正是贞观时期的物品。”

    “千真万确。后来有人眼红我们九人独享这份殊荣,私下议论,房玄龄和杜如晦商量说,当时程咬金只是酒后一时兴起,未想周全,便建议李世民大封功臣,命阎立本画了二十四位功臣画像,并建造凌烟阁来表彰功臣。”

    “原来如此!”陆友山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我可告诉你,这九面铜锣经大唐天子请大法师施过法术,有非凡的魔力。”秦琼此时谈兴正浓,继续道,“话说当年秦王派我与尉迟恭对战,两人难分高低,于是秦王想收服尉迟恭,但尉迟恭称,只有刘武周死了,自己才肯归顺大唐,秦王因不能很快杀掉刘武周,于是找了一个跟刘武周很像的人,取其首级送给尉迟恭,没想到尉迟恭竟然相信了,归顺了大唐。后来秦王总梦到两个无头人缠着他,一个是宋老生,一个是刘武周。徐茂公献计派尉迟恭夜守衙门。果然见效,那个似刘武周的冤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