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七章 问天圣谕(第2/3页)  寻道天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通百姓?

    对于许多瀛水河上的江湖人,那一份原本的慌燥,现在更显得有些好笑了。因为,问天的天已经变色了,而岳阳城里唯一的圣人也把手伸到了这瀛水河上。这边意味着,今夜这声势浩大的剑拔弩张估计是再也打不起来了。

    “莎”

    明月照高楼,紫霞云烟绕。

    站在岳阳楼上的芍药静静地眺望着远方,同时她轻轻地展开着手中的墨玉竹简。

    随着竹简的展开,依附在岳阳楼外壁的紫芒又一次散出无数丝缕汇聚而上,扶摇九霄。丝丝缕缕的紫芒如春蚕吐丝般轻轻地包裹着竹简,一层一层,宛如一颗寂夜中的紫色明星,光亮而不刺眼,妩媚却不妖艳。

    “起”

    竹简完全展开,芍药双手捧着竹简微微上抬数寸。同时,她那双漂亮的眼眸子里凝起了一阵肃然正气,似怒非怒,目视着远方。娇声喝道:“浩然天地,正气天齐。问天圣谕,儒门听令!”

    “儒门听令”

    “听令”

    “令令”

    余音袅袅,荡气回肠。

    芍药的喝话声其实并不大,按理说能传出个数里远就很不错了。但神奇的是,她这一段喝话却通过漫天紫霞,顷刻间传遍了整座岳阳城!三千里路幽幽语音,回响不绝,恰似是天上仙人在一遍又一遍地阐诵着经文,神圣且。随着话声传散,岳阳城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江湖豪客都陆陆续续地朝着岳阳楼方向微微鞠下了些许身子。即便是在瀛水高台上的岳阳王,以及高台下的夏渊c舞宴c还有李清风等人亦都是如此,都无不陆续站起身来,肃穆仰望,且为岳阳楼上的那把墨玉竹简行下了一个晚辈礼。

    “咳咳”

    余音未消,全城百姓正鞠躬,就在这时,九天云霞之上突然传来了两声干咳!低沉自然稍有沙哑,和先前芍药的娇喝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只要是上了年纪的岳阳人其实对这道声音并不会觉得陌生

    因为,这道声音的主人,正就是那位隐居问天山顶二十载的老人!

    静,无声。在这一刻,时间仿佛被圣洁的儒息所渲染,而整座岳阳城里的人,似乎也忘记了说话,就连草丛里的蟋蟀虫蚊也在这一刻,彻底地安静了下去。仿佛整片天地,都在静止着准备聆听上神的教诲,寂静无声。

    沧桑而沉稳的嗓音再次由云霞中传来。

    “沧海桑田,儒法问天。天不知人间疾苦,人间自有圣贤庇护。千年轮转,狼烟烽火,成王败寇,皇道又与苍生何辜?今日岳阳已非昨日之安泰,血染三千里的黄土未干,不宜再起纷争,你们换别处去吧。”

    “呼”

    话,沉缓。

    始于九天云霄,散于三千里城。

    当话罢时候,一阵夜风忽起。风轻绵,由城北起一路拂向整座岳阳城。随着风儿飘柳絮,漫天紫霞就像来时的那般,顷刻化作了无尽的霞光与流光!由九天云霄,从瀛水长河,带它那独有的书卷气息,划过夜空,渗过云卷,又重新涌向了城西的浩然大山。

    流光四溢,静依旧是静。星光如露,皓月如雪。清风伴紫霞逐渐消退,路边的草儿轻摇着叶摆,蛙瞪眼,虫低飞。江湖朝堂者,北望高楼。市井百姓儿,西眺大山。看的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

    事情至此或许已算是暂告一段落,但此间依旧没人敢先开口。因为,老人那简短的一段话还沉沉回荡在岳阳城的空气中。它就宛如一瓢纯洁清冷的圣水,一遍又一遍地洗刷这座城池。这让许多人放下了心中那颗闷憋了一夜的大石头,同时也让许多人因此背负起了一份新增的惆怅。

    自古文者拜问天,问天建岳阳而闻天下,天下文人骚客向来以能定居岳阳,朝圣问天世代而荣。可自二十年前那一战起,三千里黄土尽血色,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