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燕青从范同口中得知师师姐姐并没有死,这一喜非同小可,对李师师镂骨的思盼之情不可扼止地澎胀起来。他立即飞马上路,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五马山去。一路晓行夜宿,这天终于赶到河北五马山下,心道:终于来到五马山了,姐姐,小弟终于可以看到你了!从今以后,无论是天涯海角,地老天荒,我们是永远不会再分开了!
五马山属太行余脉,位于河北赞皇县境内,在它东面的一处山坳里,有五匹栩栩如生的石雕骏马,传说从前这五匹石马,常常在夜间变成真马下山偷吃农田里的小麦幼苗,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后打断一匹石马的头,五马山因此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据传隋唐神医孙思邈曾在此地为民治病,隐居在五马山头的净业寺中很久。赵州一代的人民,闻神医在此居住,家有病人者皆慕名前来,净业寺前络绎不绝,是故,五马山又称药王山。它是一座南北向的山脉,横亘于赞皇县东十里处。南隔济水与瓦龙山相望,北跨槐河和万花山对峙,是赞皇县东部的天然屏障。登上山巅,西望巍峨的太行群峰,东眺辽阔的华北平原。它像一扇屏风一样把赞皇县城和华北大平原隔开,因之又有“一山临旷野,千里俯平原”之说。
五马山扼太行山之出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建炎二年,信王赵臻和和州防御使马扩领导的抗金义军,在这里抗击金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马山的实力远远超过当年北宋的帝都开封城。它依山建寨,比人工修的城墙还要高大坚固;它有10万兵力,都是自发聚集的忠义民兵;更重要的是河北区域内的其它民兵都听它号令,人数加在一起有几十万之多。这样,它的号召力比赵佶、赵桓、赵构都大得多。
这样一股力量,足以在乱世中自成一国了,可是它却几次三番地写信给远在应天府的赵构,说一直都期待着朝廷的认可和支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山上最大的头领姓赵,叫赵榛。赵榛是赵佶的儿子,受封为信王。查名单,他是金军在开封城里抓走的重要俘虏之一。
赵榛自己说,他是趁乱逃出来的,国恨家仇让他充满了力量,决心和百姓们一起和女真人死磕到底。
五马山下有个小镇,燕青向路人打听去五马山寨的道路。路人一听说他要上五马山寨,立时面上显出惊恐之色,匆匆一指路径,马上急急离开。燕青心中一悸,暗暗升上一种不祥的预感。他过镇不敢停留,打马一鞭,战马狂奔,向五马山寨驰去。
到了五马山寨,眼前的惨景使燕青象一下子跌进了冰窟,连心尖子也抖了起来——
山寨里显然是刚刚经过了一场生死大战,几堵断垣残壁,仍然冒着丝丝青烟。到处是撕裂的军旗,折断的刀矛,死马的骸骨和宛然可见的血迹。偌大的山寨一片死寂,没有一个活物。
燕青呆呆地站在山寨,叫道:“有人吗——”四周传来巨大的回声,“有人吗——有人吗——”叫了一声:“姐姐——”传来一连串回声,“姐姐——姐姐——”燕青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山寨一侧,有一块平整的峭壁,峭壁上用血写成了七个大字:“四万义军同日死”。
燕青拉马走过来,看着壁上的大字,深深拜了几拜,也不上马,一步懒一步地走下山来……
燕青回到小镇,找到一座酒楼,占了靠窗一张桌子,独自喝着闷酒,想念着李师师,心中苦涩难言。他正想找个人好好问问山上发生的事,街上忽然有了什么动静,燕青隔窗向外看去。
街道上,一个光头僧人,身材高大,鼻直口方,手执酒葫芦,不时喝着酒,歪歪斜斜地走过来。僧人颈下挂一纸牌,上书三个大字,“恨恨恨”,引得街上的行人一路跟着他指指点点。
燕青大喜,他已认出,那僧人正是姚离将军,他忽地站起身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