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天师道(第1/2页)  功盖三分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岭深处,太乙山,这里是天师道的山门所在。

    天师道创教祖师张道陵,原本就是蜀地修士,后来在扬州豫章郡的龙虎山得道,迈入阴神境,是以才有龙虎山天师道。再后来,张道陵游历至秦岭太乙山时,见此山颇有气势,内部别有洞天,又是无主之地,是以便在此处开宗立派,创下了天师道。

    后世常说的天师道在龙虎山,其实也算不得谬误。

    太乙山,又名太一山c太白山,后来又有终南山之名。但在秦汉之时,此山只是太乙山。

    蒙蒙秋雨中,两名道童跟在一名修士身后,跋涉在泥泞的山道上,嘴中还不断抱怨着。

    “什么鬼天气,怎么就下雨了呢?”

    “就不能迟缓两日再下山么?”

    道童是预备役修士,是还没有开辟识海的。

    在其他修士门派,资质好的道童还有些地位,但多数道童都是打杂的,经常跟着师父c师叔或者师兄们下山,或购买食物,或跑跑腿什么的。

    别说抱怨了,就是分派给你一份跑腿的差事,多少道童都羡慕嫉妒恨呢!

    但是在天师道,因为是家传的教派,某些道童在门内的地位,甚至比那些修士还要高一些。这两名跟着回山的道童,就是张氏子弟,而那名修士师兄却只是寻常的支脉子弟。

    所以,两名道童才敢在师兄面前放肆c抱怨。

    他们,前两天刚刚下山,在附近的城镇采买了一些粮食。

    毕竟,修士也是要吃饭的。

    只是运气不好,原本说有十天半个月的晴天,却正好赶上了他们回山时就下起了秋雨。

    上下山的道路本就不好走,这时有着秋雨,更显泥泞。两名道童还没有开辟识海,自然也就没有法力,还无法做到身轻如燕。在泥泞的山道上,他们跋涉得很艰苦的。

    “说好的晴天,却突然下起了秋雨,这必然有什么变故。你们两位也别抱怨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到门中,向师尊长辈们回禀此事要紧。”年青修士安抚道。

    年青修士,只是一枚开辟识海没多久的小修士,虽然有法力,却还是无法探查天时的。

    譬如做天气预报这种工作,师门中阴神境修士,轻易就能预报十天半个月的。毕竟,只要阴神出窍,探查一下方圆千里之内的天空有无雨云,就能知道晴天还是雨天的。

    他们下山采购前,师门长辈曾说过,最近十多天都是晴天的。

    但是,这才两天多的时间,却突然下起了秋雨。

    是师门长辈的天气预报不灵?

    还是别有其他变故?

    年青修士觉得,此事必须汇报给师尊等长辈知晓。

    龙虎山,天师道大殿。

    年青修士交卸了差事,却正好赶上了大殿中诸位长辈在议事。修士,特别是阴神境修士,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多半是在努力修炼的,很少有像今日这般,大家聚在一起议事的。

    “诸位师兄弟,这场秋雨来得蹊跷,可有谁知道是什么缘故?”

    大殿上首处,一位四旬左右的修士,向下首端坐的几位老修士询问着。

    这位中年修士,只有筑基境九重修为,只因他是掌教师尊张道陵的嫡孙,这才得以暂任第三代首席大弟子的职位。在掌教师尊张道陵闭关的日子里,多半都是这位首席大弟子主持教务。

    能者居高位?

    这在天师道是行不通的!

    下面的几位老修士,多数也是张氏子弟,只是支脉远近罢了。对于上首处的中年修士发号施令,他们也早就习惯了。只不过,现在将他们召集过来,居然只是为了询问天气?

    阴神境修士探查天气,只是顺手为之罢了,谁特么闲着没事干,经常探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