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大难不死(第1/4页)  当立未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童年记忆中美好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的,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份,对于这个家庭来讲这是最愁人的一段时间了。虽然国家早就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每个孩子还得交一百元的费,学校虽然说的是多退少补,但很少有退的情况,当然,补的情况也几乎是不存在的。

    严毓祥望着这四个孩子便心生烦闷起来,孩子永远是自己最亲的人,但是这“昂贵”的费却也压得他很够呛。且不说今年这个最小的、全家老小的希望——冬儿也要开始上一年级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严毓祥心中想着。便四处去借钱。

    在那个年代人们互相之间还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的,当严毓祥一手拉着严华冬,一手拿着刚借到的四百元钱送到学校的时候,伴随着的是严华冬一声不争气的哭声:“我不想上学!”

    以一人之力终究还是抵不过长辈、学校、老师等众多同盟的“关怀”。秋去冬至,转眼间,严华冬已经在学校上了一个学期了。虽然刚上小学期末并不会考什么高深的东西,但仍然还是要象征性的考一下试。

    严巷村小学一年级全班总共十七个学生,严华冬考了全班众多的并列第一名。就这也让他高兴了很久,并不是高兴考了第一名,而是寒假马上就要到来了,更为重要的是,马上就要过年了!

    可时隔多年回想起来,那一年的春节却非常难过。严华冬虽然喜欢热闹,但是却不是一个胆子很大的孩子。

    就在那一年的除夕,父亲严毓祥从供销社花了五块钱买了一斤猪肉回来,母亲和了猪肉大葱馅的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早早就包好了饺子,摆好桌子,等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仿佛就像是运动员听到了发令枪,众人便要开动碗筷了!

    可是今年的春节对于这家人来说发生了一个不小的变动,那就是在吃这顿年夜饭前不久,家里最小的严华冬却突然发起了高烧,毕竟这是在除夕,村里只有一个大夫,即便是叫了人家也不会来。

    严毓祥夫妇没有办法,只好给他喝了那时候村里人人奉为万能神药的止痛片。便将他一把塞进被窝里,千叮咛万嘱咐,叫他不论多热千万不要打开被子,出一身汗就好了。

    就这样,严华冬就在被窝里看着床头的父母和三个姐姐在一起过了一个除夕。晚饭过后,父亲严毓祥还特地为他熬了一碗姜汤,让他趁热喝下,本来已经七八岁的孩子感冒发烧也属正常,因此全家人没有太多的在意。

    谁知道次日醒来,也就是大年初一,严华冬依然高烧不止,春夏秋三姐妹看着父母来来回回的用湿毛巾给他擦汗,可这小子的烧就是退不下去。到了初一晚上,母亲严秀萍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赶紧叫丈夫去把村里唯一的医生请来,那人也是村里本家人,但是辈分隔的远了,连严毓祥都得叫人家姥姥。

    想来那大夫肯定是极不情愿的,但也在父亲的诚恳邀请之下来了。为此严毓祥还特意准备了一包那时候特别流行的君子牌香烟作为回敬。

    严华冬已经烧了整整一天了,意志还算清醒,但是浑身酸软,他只在朦朦胧胧中记得当时这位大夫握着他的手腕处,沉思了片刻,吐出了五个字:“赶紧去医院。”

    听完这话全家都慌了神,严秀萍急忙给儿子穿好衣服,眼泪不争气的掉下来,嘴里念叨着:“这是造了什么孽。”严毓祥翻箱倒柜将压在箱底里的一年的积蓄一千块钱翻了出来,忙中还不忘将那一包君子烟塞到大夫的手中,口中说着感谢。

    那大夫可能看出来事态比较严重,死活不收,还说道:“你等我回去拿点东西,我和你们一块去,得去市一院,县医院治不了。”说罢,便匆匆走了。

    这句话不要紧,严秀萍哭的更厉害了。严毓祥交代好大女儿春儿要照顾好自己的妹妹们之后,便去找肯在大年初一拉他们去医院的车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