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中了状元(第1/2页)  十世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这会试没有傅山想象的难,在傅山的眼中会试与乡试也无甚区别,只是题目更加艰深难懂了一些。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而这样的题目刚好对傅山的胃口,况且傅山在国子监呆了三年,如何写八股早就烂熟于心,这次会试他得心应手。文章中还藏了几分豪气,傅山有信心让人读罢之后,心中激荡不已。

    会试之后,他果然榜上有名。待到殿试,更是引起了当朝天子的注意。皇帝问他各类问题,他都对答如流。两年国子建的教学经历让他不惧此种场合,没有想到的是,他年纪不大,说话灵动,却又庄重。

    与那些同时进入殿试的进士们相比,他不仅年龄小,而且举止老成,深得皇帝欢心。殿试过后,他被赐予进士及第头名状元。而那吴举人则是探花,堪堪输给了他。

    殿试之后出了皇宫。在皇宫之外吴举人对傅山道:“恭喜傅山兄了,我之前早已说过你虽无举人之功名,但身为地方俊秀前途不可限量。现如今,你可相信了。”

    傅山拜道:“吴兄恩德傅山铭记于心,若非当年吴兄勉励提点我,我傅山来这南京还未必能有此收获。此事对吴兄来说虽然事小,可对我傅山却是意义重大。”

    “这是你悟性高,而且有壮志雄心,哪里是我的功劳。傅山兄你还是改不了这过于谦虚的毛病啊!”两人说罢之后哈哈一笑。自此结为挚友。

    这殿试之后便是封赏,进士们都希望自朝廷能给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地方。傅山本以为自己也会走马上任,做中官员或者去地方做个知府之类,没成想官职赐下来的却是国子间的博士之位,还有翰林院院生之位。

    这圣旨传达到国子监的时候别说是傅山了,就连祭酒都觉得不可思议。

    傅山有些犹豫,问那宣旨的公公:“公公可知皇上为何由此决定?”

    公公见傅山生的气宇轩,举止投足之间,也是大气沉稳,便多了一句嘴道:“状元郎自是极好的,只是状元郎年纪太小,刚过及冠之年,依照我们大明惯例,不宜做这朝中的大官。皇上的意思是先让傅山在翰林院及国子监历练两年,待两年之后过了及冠之年再授官职。”

    “此事甚好,既是皇上的意思,傅山自愿接受。”他送公公走时,还给公公包了些银子。若放在以前,他定会觉得此种也是贪污受贿,可真的到了这里,却发现这正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理解。若他不给就好像他不知礼节,不配做一个读书人似的。傅山本不想这样,可思来想去也无他法,只得仿效别人一般也妥协罢了。

    祭酒告诉傅山,这读四书五经。对考科举是极重要的。但考完科学之后,对于一名即将做官或者已经做官的进士来说,接近民生更为重要,而不是每日闷头坐在庐舍中苦读。傅山听了祭酒的建议,便合上书本走出庐舍,原本想约那吴进士一同四处看看,没成想吴进士新官上任正是忙的时候,做了这京中侍郎,不能与他一同出去闲逛。

    倒是那李轩一直想和傅山攀谈,可傅山觉得此人人品不行,虽一比不上宋谦之流可恶,但也不是能成大事能担大任之人。思来想去还是一个人去了集市之上。

    这来京中五年,原本说好的,每年回去一次,却也因傅山的执拗三年都未曾归家,他也想过先行归家锦衣还乡,让阳曲县人都知他中了状元。

    给父亲修书一封,父亲却道让他安稳在京中做事,切莫着急回乡。即便回乡也不可招摇过市。他若负山执意要回乡,走上那么一圈讲排场,他这个做父亲的不会答应。佛山见了只得作罢。

    三年未归,如今闲下来也不让归,总可买些京中稀罕物件让人带回去吧。

    虽然每年静书都会来上一趟来见见他,然后再回去告诉他父母,他在京中情况如何,也会买些东西犒劳双亲。可那毕竟是静书去,买东西的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