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重生之民国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包括这发电机,还有造冷气的那个,嗯,叫制冷机,都是从洋人那里专门购买,请洋人负责维修保养的。整个上海果品行里面,能有这手笔的,唯有咱们鸿源盛一家!”

    杜月笙完全赞同刘海生的说法,这的确是极大的手笔。杜月笙看一看墙壁上黄澄澄的聚氨酯发泡剂,再看着眼前角铁焊就的货架,不得不为之感慨。那一排挨一排的货架,都焊到将近三米的高度。上面摆满了各色干鲜果品。一眼望去,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果味混合着制冷机的气味冲到鼻子里,一切都昭示着鸿源盛的雄厚实力。

    刘海生伸手摸一摸身边的一麻袋货物,开口问陈三:“今年的栗子存下了多少了?”,陈三回答道:“河北的七十吨,山东的八十吨,福建的四十吨,预计三天之内还有陆陆续续的一百五十吨到货。按照您的嘱咐,今年没敢多要,只要了这么些。”

    刘海生点一点头:“世道越来越乱,生意场一日三变。咱们宁可少挣一点,也别囤积下太多,年后不好转手。”,陈三迟疑的道:“这么一点,恐怕根本撑不到腊月。”,刘海生点一点头:“我心中有数,别的干果呢?”

    陈三点一点头:“核桃还没到大量收购的季节,不过咱们的三路人马已经在山西,山东还有云南蹲点等候了。收葡萄干的马队估计刚刚走到新疆,今年新疆马队照例是最大的一支,因为他们还负责收购新疆的核桃。这两样是往年销售的主力产品,按照您的吩咐,每一种各收一千五百吨。”

    刘海生点一点头:“这两样放得住,年前年后一样卖。多收点是可以的。”,陈三苦笑道:“这已经是少收了,山楂和柿饼,因为您还没定下量,所以还没去收。”

    刘海生嗯了一声:“不急,这两样还没到大量上市的时候。鲜果呢?”,陈三躬身道:“往南方采购鲜果的马队明天才走,咱们的鲜果还是按照老规矩,跟当地的大商家谈妥,少收多跑。今年郭飞这小子可愁坏了,海南的香蕉历来是最难运输的。今年海面上又乱,不能走海路只能走河路。”

    刘海生点一点头:“难为他了,谁叫咱们是生意人呢,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接着刘海生一边详细的询问最近的货物进出量,一边带着杜月笙慢慢在仓库里面转。杜月笙越听两人的对话越是震惊,他实在想不到,鸿源盛为什么要备下这么多的货物。鸿源盛一天有多少去买东西的,他可是知道。这么多货,足够鸿源盛卖到解放后了。

    三人在里面足足转了将近半个小时,杜月笙正在胡思乱想,蓦然一声机器狂吼,原来是制冷机开始工作了。刘海生开口道:“咱们出去吧,这又冷又吵的,我受不大了。”,三人一起出去了。

    刘海生仍是一句话也不跟杜月笙说,他辞别陈三,径自带着杜月笙乘着马车扬长而去。马车辚辚声中,二人又回到鸿源盛。刘海生带着杜月笙直接走进后堂,然后他不紧不慢的坐到中间的太师椅上,盯着杜月笙慢慢地道:“月笙,看完咱们的仓库,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杜月笙心说,好家伙,原来是跟我炫耀来着。他脸上立刻满脸羡慕的道:“咱仓库的东西真多呀,怎么就那么多呢?”,刘海生微微一笑:“不是货多,是买卖大。你看咱们的铺子,拢共一天到晚能卖几斤苹果几斤梨?我为什么还要进下那么多货?那是因为咱的买卖大!不说别的,单说租界那边。大半个租界的人都吃咱们的水果!十六铺码头,咱们一天能装多少货漂洋过海卖给外国人,你知道么?”

    杜月笙摇头:“我从来不知道咱们还有那么多的买卖。”,刘海生哼了一声:“若是只靠铺子里面卖这一点零碎东西,咱这鸿源盛上上下下几十口子人早饿死了!月笙,你知道姓陈的为什么给我那么大面子么?”,杜月笙接口道:“为什么?”

    刘海生慢慢端起一碗盖碗茶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