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节(第1/5页)  登辽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

    魏朝从兵仗局派出的工匠由匠头焦勖【1】带领,来到了登州。他们受到了以王进贤为首的防汛营的热烈欢迎。魏朝在介绍信中把焦勖大大表扬了一番,焦勖年纪轻轻就做上匠头,没有两把刷子肯定是不行的,据说他还识字,的确不一般。

    经过最初的寒暄,王进贤道:“我参观过兵仗局,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其中我最欣赏三长铣,你们可能生产?”

    以焦勖为首的工匠团面露难色。焦勖:“这个,三长铣工艺繁多复杂,我们生产不了。”

    王进贤:“哦,那你们能生产什么?”

    焦勖:“我们可以生产长枪、大滚刀、红盔、青甲——。”

    “你们能生产什么火器?”王进贤打断了他。

    焦勖:“我们可以生产快枪。”

    快枪是一种冷热结合的兵器。即把冷兵器长枪的枪杆做成发射火器的枪管,置有弹药。做战之时,先发射枪管中的枪弹,再安装上枪头,当做长枪使用。因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北方很受欢迎。但是,就这么只能发射一发子弹的枪,也能算火器?

    看到王进贤的表情阴晴不定,焦勖急忙道:“我们还可以生产连珠炮。”

    王进贤:“连珠炮?”

    焦勖:“正是。”

    王进贤:“你给我好好讲讲,连珠炮是怎样的一种炮。”

    焦勖:“连珠炮又叫百子连珠炮,用精铜制造,炮身长4尺,安装在木制炮架上,内装火药一升五合,装铅弹百枚,分次发射。当年,永乐皇帝和蒙古人作战,此炮给蒙古人以巨大杀伤。”

    王进贤本来听得比较激动,但是听到最后一句,立即泄了气。在明朝,虽说达不到21世纪那样,科技进展神速,武器装备10年一换代。但是,从永乐到万历末年,已经将近200年,技术早已经有长足发展。特别是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强国的东进,对于中国的火器发展有极大的促进。永乐年间火器发展达到一个高峰不假,但是200年的技术进步足以抵消这种高峰所达到的高度。这百子连珠炮估计和快枪一个样,都是属于简单易行、技术成熟、不怕造的武器,其先进性如何可是大打折扣,这就背离了王进贤要和建奴在不平等条件下作战的理念。

    王进贤不好说破,只好道:“有什么最近发明的火器吗?”

    焦勖看了看左右,王进贤明白他的意思:“你们都退下吧。”

    焦勖也把手下的工匠遣走,屋里立马只剩下他和王进贤两个人。焦勖忙不迭跪下:“大人恕罪。”

    王进贤把他搀起,和颜道:“有什么话慢慢说。”

    焦勖:“我们兵仗局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摆朝,以及供上直、围子手、锦衣卫官旗、将军及都知监带刀长随的盔甲及兵器,平日里不上战场。因此,装饰精美,外观漂亮,却很多都是样子货,而且式样也老。”

    王进贤:“那三长铣是怎么回事?”

    焦勖:“那是赵士帧做的试验品,做好后就一直放在兵仗局,由于工艺复杂,要求太高,所以一直没有批量生产。”

    王进贤:“那么先进的实战兵器是哪里生产的?”

    焦勖:“敢问王大人,是要先进的还是要现在实用的?”

    王进贤:“这还有区别吗?”

    焦勖:“若是从火炮来讲,以海外购买洋番的质量最好,也最先进。广东、福建两省得风气之先,仿造跟的很紧,在国内的质量也是最好,可以实用。但是就铣枪而言,像三长铣这样的好枪,由于工艺复杂,难于大批量生产。生产出来也过于娇贵,士兵也不爱使。实战的铣枪制造都较为粗糙,使用方便,像快枪、三眼铣,说俗一点——就是经得起造,质量倒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先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