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黄粱一梦,万世留名六十九(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铸这等精细物事了。娘娘知道,高句丽近年来将百济国中与自己国中所有金银珠宝,有明有暗地鬻卖无数,只为换置军资。再加上倾国之力对付新罗,国中已无青壮年人能有这等安定心思来修习这冶金之法。故而这等金质,也唯有目前隔海相望,未得战火燃及本土的东瀛可得。

    但东瀛限于地域偏狭,又长年固步自封,虽有诸多遣唐使节与留学生入我大唐国中修习百艺,却终究个个眼高于顶,自视过高,根本没得修什么真正的精艺强技。加之东瀛往来我大唐,远隔重洋波涛凶险,往往是十人往而一二人得返,是故也只得其形不得其质罢了。”

    老匠人侃侃而谈,听得武昭大悦,连连点头,又道:

    “但如此说来,老丈又如何断定是东瀛皇室所有?”

    “回禀娘娘,能得入咱们大唐来的,不是东瀛皇室,便是与之有甚为直接关切的血亲。而这菱花纹,正是他们当年在贞观十三年海内大朝会时派来的人偷偷学了去的——不瞒娘娘,当年老朽便是眼见着他们将这旧式花纹拿走了的人。只是当时想着不过是些咱们大唐已然不时兴了的东西,拿便拿了去,也无妨的……只是不知为何今日娘娘特着人来问,莫不是老朽当年所谓有何不妥?”

    “无何不妥,不过是些十几年前的旧东西了,他们爱学便学了去。漫说是本宫,连咱们大唐一个平民百姓怕也不在意的,无妨。”

    武昭笑吟吟地回了他几句之后,便赐了赏,又加了封阶。

    老匠人千恩万谢地,又在离开前突然想起一事来,向武昭回报:

    “娘娘盛恩,老朽叩谢。只是娘娘,拿这针的人,可是得小心些儿——老朽眼力虽然不济当年,可那针芯儿是空的却还是掂量得出来的。”

    这一下不止是明和,便是武昭也瞪大眼:“只是掂了一下,老丈便可知此物中空?”

    “娘娘,浑金吃重,这空心儿与不空心儿的,外人看不出来,但老朽长年里摸着它们惯了的……不怕娘娘罚责老朽狂妄,便是芥子之差,老朽也还是能掂量得出的。”

    武昭闻言大喜,直言大唐有福,得如此神匠,又着令他依着当今大唐民间最时兴的回云菱花纹打造一枚一模一样的金针。

    “只是本宫要求却有些苛刻,这金针不止是要中空,还要镂出一条九爪金龙来……老丈可做得?”

    “九爪?这……”

    老匠人犹豫了下,武昭知他忧心的不过是九爪金龙依律乃天子御用,无加了印玺的圣旨,他也不敢轻动。于是便笑言叫他不必忧心。

    “待会儿便有圣旨下,老丈现在可先随小宫娘们去内司提领了东西,待你归得内坊,圣旨也就到了。记住,本宫要一百单八根这般的金针,十日可得否?”

    “若人手足,五日即可。”

    “好,整个内司所有金银匠都归你使用,本宫要尽快得此物。”

    ……

    片刻之后。

    看着那金银匠离开,明和才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娘娘,这是……”

    “她既然倾国之力送了本宫这么一份礼,那本宫总该回赐一二才是。”武昭含笑:“至于为什么是九爪金龙么……你刚刚不也听到了?这是天子之制。她虽然实在提不得起,但好歹也是个天子。但治郎向无兴趣参与这些女子家的斗争,那本宫身为天子之妻,自当该替他分忧。”

    武昭转眸,对着一脸恍然的明和巧笑嫣然。

    ……

    十日后。

    夜。

    东瀛。

    筑紫朝仓宫中。

    皇寝内,一片惊呼与尖叫呼驾之声。

    齐明女帝看着榻上排得整整齐齐,扎得如同针板的那一百零八根金针,面色铁青!笔趣阁读书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