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黄粱一梦,万世留名二十七(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名贤,你弟弟名显……这样的名字,都是因为父皇与母后,一样地希望你们是光明磊落,受人尊敬的人。明白么?”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你要帮你皇兄,母后从来不觉得有何不妥,就像你皇兄要偏向你一样。”

    “那……母后,谁来帮弘哥哥做那些他不能亲自做的事情呢?弘哥哥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罢?那总要有一个人,像母后帮着父皇一样,对付那些暗中使坏的人罢?”

    媚娘一怔,好一阵哑然。

    ……

    直到次日午后,媚娘都没有再多说什么。

    看着媚娘这般出神,明和忍不住上前去劝:“娘娘,潞王殿下并非有心,娘娘还是别往心里去的好。”

    媚娘转头看着他:“是不是本宫做错了?这些年那些事,是不是不应该让这几个孩子知道呢?”

    “娘娘,这并不能怪您啊!只是娘娘您这些年悉心教导诸位殿下的时候,忘记了告诉他们,夫妻与兄弟,是不同的。”

    明和一句话,便叫媚娘一怔,接着若有所思半晌,才轻轻道:“是……是本宫忘记了这件事了。可是只怕现在说,也有些晚了。”

    “依明和所见,却也不晚,正是时候。”明和见媚娘神色平缓了些,心中一松也是笑嘻嘻道:“不然娘娘想啊,再大一些儿,潞王殿下固然是会听不进去娘娘这样的教诲;那往前几年的时候,娘娘您就是说了,潞王殿下……他也听不懂罢?”

    媚娘眉头一舒,心境彻底地平和下来,转头望着他,笑道:“真是……本宫竟是急到了这等地步。多亏了你。”

    “娘娘过赞了。其实娘娘不过是关心则乱,便是没有明和这般多嘴,再过上一两个时辰,娘娘自己也都能想得明白的。”

    “一两个时辰?”

    媚娘挑一挑眉,所有所悟地看着他:“怎么?又要出了什么事么?”

    听得媚娘话中带了一个“要”字,明和便是笑得满脸明亮:“娘娘明见。”

    看着他似乎没有打算直言,媚娘挑一挑眉:“这是有心借此事让本宫一乐么?嗯……”

    她转了一转眼睛,微微沉思片刻,便立时道:“看来东瀛那边儿,是有人动起来了呢!”

    “娘娘英明。”

    “怎么回事?”

    媚娘坐直了身子,听着明和回报。

    原来,那位东瀛女帝,早在中臣不比等离开东瀛之时,便得了到消息,只是晚了一步去拦截。

    她对于中臣一氏的动静,无论于公于私,都有太多的理由要在意。是以当她得知中臣镰足将自己的嗣子送入大唐之后,便立时颁下密令,着东瀛留驻大唐境内的密探与各路眼线,务必要将中臣不比等主仆二人的行踪掌握在手。

    只是她没料到的是,中臣镰足与她的儿子中大兄皇太子,早就料到了这一条,所以直接将中臣不比等送入了一个她万万想不到,也不知道的唐朝将军府中,更借着这位在大唐宫廷地位超然的将军之力,使中臣不比等顺利地见到了大唐皇后,然后如愿成为了大唐太子殿下东宫的上宾,得到了海内如今势力最强大的大唐高宗皇帝的庇佑。

    ——之所以这般行事,是因为没有人比身为她儿子的中大兄皇太子更清楚,一生顺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因而行事从不忌惮任何人的齐明女帝最忌讳,也是最畏惧的人正是大唐这对帝后的了。

    正因如此,他才会冒险将自己的亲骨肉送入了大唐东宫,而正如他所料的,当事情暴露之后,一向气势压人的齐明女帝,也没有那个胆量,敢直接在大唐东宫,李治与媚娘的眼皮子底下动手拉人,更不曾有半点儿以国书提要,为了一个国中臣子而向大唐皇帝要人的不智之举。反而是暗中下令,要东瀛留驻于大唐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