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一二零(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济,高句丽合谋,欲犯新罗这事,其看似与我大唐无甚紧要联系,实则却事涉我大唐边境,且厉害要紧,这数国之主,无一不是心知肚明。所以便是我再如何不想征战杀伐,再怎么不希望以强武之力来赢得此一战,这场仗,也是必然要开打的了。”

    “但治郎总是不希望多造杀孽的。”

    “人命关天,这帝位之下,若越少血腥白骨为基,便坐得越稳实。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借力使力,断其根基——

    倭国与高句丽、百济同谋之事,他们自己是断然不能让天下人知道的。只要我们捅破了这一层窗纸,再将他们的私心宣诸于天下,自然这场仗,便已赢了九成。”

    “昭其罪,自有其国人与友邻共诛其行?”

    媚娘点头道:

    “诚如此,才非以势欺人,不倚国之重,生招来霸戾之名。

    好,那治郎可是要借这私盐一事,断泉盖苏文的根基?”

    “正是,此事行来一举两得:一昭其三国之谋,使诸国可知,与之失交。断他们日后救援之路;二昭泉盖苏文之势。

    毕竟打蛇需得打七寸。高、百、倭三方联盟之中,这泉盖苏文却正是那个头首。若是我们断了这条蛇头的七寸,叫他失了自己国中百姓的民心与支撑,自然便是断了他的后路。而他一受断,百济扶余丰便再难成气,倭国这等趁火打劫的卑鄙小人,更不会成什么大事了。”

    媚娘想了一想,却点头道:

    “正是。与敌为争,先断其根本为要。泉盖苏文虽为人奸戾,可到底高句丽国中愚忠于他,不识他真面目者,甚或奉他为枭雄者,数不胜数。如今若知他背国义,弃民心,竟将他自己假惺惺说要护起来做为国柱的水精碎这等私售以求得为军资……想必此事一发,他必受尽那些将他奉若神明的人们唾骂,更再难得倚撑。”

    李治也自轻叹口气道:

    “是啊……其实原本以国中宝物易换军资,于战时国家也无甚大碍。只是这高句丽近年来因他泉氏一族主战,穷兵黩武,连年四处征伐,加之他泉盖苏文虽长于军武之道,却于治国理政一向上并不特长,是故高句丽早已是耗得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

    高句丽本便地处偏狭,物产不丰。可为一国经济之物者,也只辽东参,东海明珠,水精碎这寥寥几属。而今我大唐公开与他高句丽相战,这辽东参,东海明珠之类,已然注定成了滞物,无可以用为经济。

    所以唯一可为经济之物的,便是这国之重道中的盐之一属水精碎。

    泉盖苏文其实也早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之前那般三番五令,严禁高句丽国中百姓私取此物。只是他不应该明言保护,暗中独占……

    仅因为了能够尽最大可能地以水精碎来换取军资,而借口保护民利经济,将这高句丽国中所有的水精碎据为国产……这等逆民意而行之事,其实早已惹得高句丽国中民怨沸腾。只是他泉盖苏文在高句丽国中已是势如中天,高压之下,高句丽的百姓们有怒也不敢言而已。”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媚娘叹息。

    李治点头,轻道:

    “正是如此……如今的泉盖苏文,在他国中看似地位稳固,实则却是摇摇欲坠。倘若再被高句丽国民知晓,他从一开始将水精碎开采售贩之权收归国有的目的,便根本不是为了经济民利,而是为了替他执意而行的征伐新罗之战储备军资……”

    长生殿内,许久一片沉默。

    好一会儿,媚娘才轻道:

    “高句丽,已是定了灭亡之期了。但百济与倭国……”

    “百济本与新罗唇齿相依。可惜扶余丰短视至这等地步,竟弃近邻,而与狼子野心的高句丽为盟。其实以泉盖苏文的野心,只怕一朝新罗被灭,那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