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一一五(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若是元舅公身子还好,这大唐天下一时之间倒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可元舅公业已年高,只怕也撑不得多少时刻。虽有英国公大人,可到底边征之事,仍离不得他……

    论来道去,娘娘竟是最好也是唯一可以指托国政的人选了。

    所以主上才要这般费心……只因娘娘,也只为娘娘……不是么?”

    韦待价再沉默,好一会儿才道:

    “那娘娘……如今叫你去办理这些清理高句丽与百济耳目之事……怕是也知晓主上心思了罢?”

    狄仁杰不言,半晌才端起酒杯,狠狠灌下一杯,红着双眼咬牙道:

    “大丈夫生而为国,死而无憾……

    一个女子,尚且可为我大唐如此尽心尽力……为何我们这些所谓的国之肱股,栋梁之臣,却还是紧紧揪着一个无谓的预言,与一个女子的身份不肯放?”

    他问韦待价,却也是在问着自己。

    但是韦待价无法答他,他自己,也没有答案。

    大唐显庆二年四月中。

    洛阳城中。

    城西,一处小汤饼摊子上。

    几张细脚支子(小桌几),十几只扎马(马扎,一种小凳子),几只青竹细笼装着干净的毛竹细筷,再配上几只装了海盐细椒的三味童子(就是装调料的小盒子,多制成小儿抱壶的模样,三只一组所以叫三味童子),再张一幅迎风摇动的细绢绣字招帘,便是一片热闹了。

    一个头戴青冠,衣着朴素,却总让旁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又不知为何不敢细看的青年,与几个同样衣冠简单一道走过,青年从绣工精美的荷包里掏出一串大钱,交与煮汤饼的老姆娘。

    老姆娘却似是认得他的,向他展颜而笑,道了声许久不曾见,便自先一步伸手端了一碗热汤饼过来,放在一张空支子上。

    青年彬彬有礼地道了声谢,寻了扎马坐下,自细细嚼食起来。显然,从他的面部表情来看,这碗汤饼并不合他素常的胃口,但却也依然嚼得津津有味。

    那几个男子也默默地一个个接了汤饼来说声谢,却不与他同桌,而自在紧邻着的两三张支子上坐下。

    “哎哎,你可听说了么?邻壁那家卖毕罗的老高头,前些日子,可是被抓了去官府中,说是高句丽的细作呢!”

    “可不是?谁曾想到呢!说起来他作的毕罗,却是有些异样的味道……”

    旁边一对衣着厚实的挑夫一边坐下来,一边议论道。

    青年也不停手,只自顾自地食着用着,同时饶有兴趣地抬头,一边儿嚼着口中的汤饼,一双漂亮得仿佛星夜的眼睛,看着那对挑夫。

    二人似也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不过似这般气度不凡又生得好看的男子,又有谁不曾注意到呢?

    于是便齐齐向他一笑,端着碗,有心想来凑一张支子说话,却终究不敢。

    青年似乎看出他们的心思,淡淡一笑,竟自起身,箭袖一撸,端起碗筷自己走到二人的支子边,对着急忙站起身的两个挑夫道:

    “不知二位可行个方便?那些家人实在是拘谨得紧,想与他们同桌而食,却个个不肯的……独自而食,好生无趣。”

    “方便方便!”

    立刻,两个挑夫便热情地与他挪出来。于是青年便在那几桌或无奈抚额而叹,或目瞪口呆而视,或紧张按腰起身的男子目光中,自安然坐下,举手,请二人同食。

    也不知为何,这青年身上竟自有一股淡然若素的气场,仿佛便是天塌下来,也不过就是弹指便可解决之事,竟是让二人又安心又是不安。

    “刚刚二位说到那个作毕罗的……他的味道,可有什么不同?”

    “啊?啊啊……公子是问那个毕罗老高啊!唉,他啊,是个百济的探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