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七十五(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楚,这前朝之事,媚娘不可能不知。一朝让她知晓,她又要烦恼至何等地步……

    却是想也想得出。

    所以他口出此言时,眼光心思其实却都放在了媚娘身上,只看她反应。

    可万没想到,媚娘不但没有反应,反而还沉默以对。这便让他有些担忧了:“怎么,你是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媚娘看着李治,好一会儿才点头道:“若是问媚娘,那媚娘只能说,治郎此事办得确有些不当之处。”

    想了一想,她又补充道:“至少于媚娘而言……此事如此处理,却是有些不利。”

    李治眯了眯眼:“你是担心贬谪了韩瑗来济二人,会让那些朝臣们再度议论于我?”

    媚娘点点头。

    李治叹了口气,摇头,伸手将她揽抱在怀中坐下,看着她的脸,微微笑道:“也只有你……到了这个地步,还在想着我了……”

    他摇摇头,伸手替她理理衣襟,却摇头道:“若是因为那些朝臣,却是无妨。毕竟这样的议论,只要我们在一日,便不会止歇。我也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

    媚娘却轻道:“治郎不怕议论,媚娘知道。但媚娘更知道,治郎不会轻易贬谪重臣。今番如此决绝,只怕却是韩瑗做了些让治郎忍不得的事情了。”

    李治点头,冷笑道:“没错……他为了一个禇遂良,竟然也欲来一套血溅玉圭,逼我就范……甚至还在我明言暗示于他禇遂良之迁,非因其屡屡中伤于你,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悖戾犯上的名头时,他都还不一副明白什么意思的样子,继续说我是无故弃逐旧臣!真是……便没见过这等蠢才!”

    媚娘一怔,脱口道:“怎么会这样……韩瑗也非新入仕的了……怎么就没想一想,自治郎立为晋王至今,数十年间从未因这等事贬过什么人……便是当年荆王在治郎登基之时那般为事,后来处置他时也没说过他悖戾犯上,只是说他与高阳公主密谋图反啊……这样的罪名,明眼人一看,便当知是虚罪,他既然都看出是无故之罪了,那自然应该想到,关陇诸臣个个明着反对媚娘,人人措辞过激,比禇遂良说得做得更过分的大有人在,既然只挑了他逐出,那自然是另有他情的啊!”

    李治却笑得更冷:“所以我才说,若非是舅舅存心推他出来当盾牌,挡去韩纪二人的怀疑目光,便是他真蠢到了这等地步,竟不知这起码的事由了!”

    媚娘沉默,好一会儿才轻道:“那治郎的意思……”

    “既然舅舅有心推他出来做个盾牌,那自然要配合他。”李治道。表情冷冷。

    媚娘看着李治,好一会儿才道:“治郎要贬韩瑗?”

    李治看着她:“若不贬,哪里来的良策?这韩耿子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一朝定死了心思,非得作出个结果来不可。到时只怕便是我不想贬他,他也要逼得我非贬他不可。”

    媚娘垂目不语。好一会儿才悠悠道:“说起来,他们也算是直臣,若贬,以后恐会叫百官不敢进谏。”

    李治眯眼:“这也叫进谏?多管闲事才是真。”

    “无论是不是多管闲事,他们一心为治郎,却是真的。总得想了法子,能保,还是保的好。便是不为他们,为了那些真正有才有德,能够为大唐进谏忠言的贤臣们,也是该留下他们。”

    李治闻言倒也默然:

    其实他一直隐忍韩、来二人至今,也正因此故。

    毕竟帝王之路,兼听则明,偏听则晦。他不能丢也不敢丢。虽则此二人进言,着实荒唐无用,可却能引得百官效仿,直言敢谏,这却是万不能忽视的大好处。

    媚娘的话,说到了他心里最不想丢的一步,可也是让他最无奈的一步。

    的确,二人是成了百官之标榜。可这样的标榜,又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