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福兮祸兮二(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英国公,目下司空一位空悬,朕属意于你,可元舅公与诸位大臣们都似乎觉得禇遂良或者是皇后父亲王仁祐更适当……

    如何?

    这一次,你可还想不受贵位?”

    李绩心中一颤,抬眼看着李治,半晌才轻轻道:

    “主上已然决定了么?”

    “决定了。”

    李治表情平静:

    “总该有个开端。”

    李绩低头,再行大礼——这一次,李治没有拦他。

    “臣身为主上之臣,但有君命,既当赴死如归!”

    永徽四年三月,唐高宗李治因司空一位空悬,着旨赐开府仪同三司李绩改为司空。

    ……

    又是一夜。

    长安。

    长孙府中。

    长孙无忌看着有些闷屈的禇遂良,不由摇头叹道:

    “遂良,你这便是着相了。

    若当真论起来,便是老夫这太尉之位,李绩也是坐得的。”

    禇遂良抬眼看了下长孙无忌道:

    “老师以为学生是因为不得高位而烦闷?

    非也,非也啊!”

    他重重叹了口气道:

    “老师,既然学生都看得出,那您更应当看出来,主上此行,分明是已然公开对老师您表达出了些戒备之心了!”

    禇遂良咬了咬牙道:

    “若是搁在平日里,倒也便罢了……可偏偏在这风雨满宫城的时候,主上自己下的令……

    这……

    这岂非是在坐实流言,直指老师您才是诛杀吴王李恪的幕后之人?

    这……主上如此行事,怎么不叫人心寒?!”

    长孙无忌却淡然道:

    “是么?

    你觉得主上行事,叫人心寒?

    那你可曾站在主上的角度上想一想,这些年来,咱们关陇一系之中,有些臣子打着为主上谋政,为大唐安平而行的寒心之事,又有多少?

    主上登基至今,年头整整四个。

    可是那些朝堂庙议之时,君不得行君意,臣出离臣道的行为,又有多少?

    别的不提,中书省里这几年来打着老夫与你遂良的旗号,无故拦下的主上圣旨,又有多少?

    怎么咱们这般行事,你便不觉得怪,主上一朝学了咱们的样儿,你便不能忍受,怨恨不止了?”

    禇遂良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半晌才轻轻道:

    “是啊……

    这些年……

    若非老师今日一言点醒,遂良竟未曾发觉这些年来,主上……主上这龙位……”

    “这些年,主上的龙位坐得是极稳。

    可是他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君威全无,君信尽失。

    自古天子一言九鼎,不可轻移。

    而如今……如今朝中上下,哪一个不是将当朝驳议天子之令,当成了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可是先帝在时也是如此。”

    “先帝在时看似也是如此,可你我细一思量,便知有许多不同之处——

    先帝在时,虽则也是纳谏如流,可却终究从未有什么人,敢说一句自己上的奏本,先帝必然会全盘准批……

    可现在呢?

    前两天,朝中一个新进小小御史台令还敢对着国丈喊,说若是对方惹怒了自己,那他必然要上本参他一个倚仗其位,做威做福的奏本,还敢说……

    还敢说主上定然会批……

    遂良啊,你觉得这样的风气,便是当真如同当年先帝在时一般的清明之政象么?”

    禇遂良张了张口,突然发觉自己竟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