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两诀别六十四(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白一个道理……”

    媚娘轻轻道:

    “正如先帝所言,身边不可缺失了魏征这面良镜一般……

    于治郎而言,无论是你,是濮王殿下,是荆王殿下,还是韩王殿下,甚至是高阳公主……

    你们于他,都是一面又一面宝贵得不能再宝贵的镜子。

    身居最高位者,必然也是最孤独的人。

    能够听到的真实消息,真实人心,也实在是少之又少。

    所以有你们的存在,才更能方便治郎了解真实人心,才更能帮助他纠正自己所做下的每一桩每一件可能出错的事。

    唯有如此,才能保得他在这帝位之上,坐得更长久,更安稳。

    时时刻刻修身正己的前提,便是必然要有些时时刻刻都希望着自己犯错,并且努力地从自己身上找出弱点与错误,加以攻击的人存在——

    这样的人,对于一个身处至高之位的君主而言,实在是太难得太难得。

    所以,他才要这般拼力相保……

    因为于治郎而言,你们,便是他最宝贵的镜子。”

    李恪闻言,只觉胸口如中大锤,半晌都是全身震抖难息!

    突然之间,他想起了当年争储时,自己的父皇,先帝太宗曾经做过的一件事——

    当时,他的眼里,尚且未曾放这个年幼而柔弱的小弟在眼里,他的眼里,只有两个人:

    大哥承乾,与魏王青雀。

    那一日亦是如此。

    因着年关,父皇总是要依了旧例,赐了宝镜与诸皇子的。

    可偏偏就是那一年,不知是因内司所进的宝镜颇为有限,还是多赏了哪一家的大臣贵亲,到了最后赐皇子们宝镜之时,竟然独独少了一面。

    于是太宗立时便笑道:

    “无妨!无妨!

    只要有其他人的便好。

    稚奴么,他与朕一般的性子,自己最是擅长寻镜子来照的……

    朕还要忧心着他这般喜爱自修自洁,会不会有过度之嫌呢!

    无妨……”

    当时,他们几个听在耳朵里,都只以为太宗是在说笑,拿着这个小弟弟生性喜洁,素爱揽镜自修自整的毛病来打趣他……

    可今日听了媚娘这一番话,李恪才似惊觉:

    不……

    不止是如此啊!

    只怕以先帝之明,竟早看出这个看似柔弱的小弟弟,实在是他们几兄弟之中,最知如何修身立世,度量为君为上之道的人!

    半晌,李恪沉默,良久才轻轻道:

    “原来如此……

    原来那年年赐下的镜子,他都只是被陪着我们一块儿受的赏呢……

    原来真正该受镜子的人中,从来都不含着他在内呢……”

    李恪这番言语,便是媚娘这般机慧,一时也是听了个没头没脑,好在她也不在意,只是一味地盯着李恪的眼神表情,希望看出些生机来。

    果然,这一观之下,李恪的表情似有些活意,她自也是长出了口气,点头道:

    “无论如何……

    治郎从来不曾想过要吴王殿下离开自己这一点,却是半分不假的。

    殿下,殿下英伟之名,朝中皆知。

    可殿下如今,却实在不复这英伟男儿之态。

    想那韩信千古雄名,尚要受一番胯下之辱,何况殿下如今只不过是一朝失意罢了。

    殿下……”

    媚娘起身,俯视李恪:

    “岂不闻青草萋萋,一朝火尽,然但得其根仍在,次年必复芳碧复生……

    殿下,只要保得一条命在,便是失了王爵之位,又当如何?

    只要治郎还在,又有濮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