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弘日升十三(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查出来,他这负责理事的小侍监,左右是逃不脱的。

    横竖自己家的娘娘与那立政殿的武媚娘也是过不去得紧,干脆便挑了二人斗个你死我活,也就没有人会管他这一点儿小过错了。

    王皇后垂了垂眸,半晌才轻轻道:

    “去传本宫的话儿,叫那内司里上上下下的都把嘴给闭紧了,别有的没的就往外传……

    至于那些凌烟阁里不争气的奴才……

    等此风一过,想个法子,该打发的,就都打发去掖庭罢!”

    “是!”

    ……可惜,王皇后还是没有能如愿处置了这些凌烟阁的奴才。

    ……

    永徽二年十二月二十一。

    早朝之上,许久不见进廷议事的濮王李泰,突然奉着一张请愿疏表,入内求见。

    李治向素对他格外恩怜,闻言更是欢喜,立时着准。

    但闻李泰奏道:

    “先帝隆明,特赐凌烟阁列诸二十四公之像,以慰其定国安邦之功。今因后廷妇人顾虑不周,私愿有异,竟致先帝之意蒙诸灰尘,臣闻之其实痛心难当。

    此着请主上,既然中宫无能为治,诸事烦多难理此凌烟阁,则当着赐他殿妃嫔有德有心者理之,以慰诸臣之心。”

    李治闻言一怔,半晌才道:

    “若果如此……

    倒也是应当,只是当由谁来,却是难处。”

    闻言,立时便有诸员议论纷纷,而李泰却淡然道:

    “其实适当人选,本有一人,奈何其位卑微,虽有贵子临身,却无当应之份……那立政殿娘子武氏,自入立政殿以来,恭守仁礼,度步维章,淑怀仪表,加之其多年来侍奉左右,今又为主上新添龙嗣,我大唐再育新枝,理当赐以适当之位,以着其侍奉凌烟阁中。”

    闻得此言,一时间群臣各做三样表情:

    氏族一系自然是个个愤慨,人人疾呼不可,关陇一派却是臣臣作哑,员员装聋。

    可是……

    李治坐在龙位之上,仿佛第一次发现似地,看着那一直立于氏族与关陇二系重臣之后的,离自己所在最远,却也是占据了这朝堂之上三分之一人数的一群寒服(就是位低)官员。

    他们的脸上,却是异常地平静,仿佛整个朝堂之势,都与自己无关一般……

    突然间,他想到了一件事:

    为什么……

    为什么父皇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用这些官员……

    可还是准许他们上朝议政?

    这个大大的问号,就此于李治心中,生根发芽。

    ……

    一个时辰之后。

    太极宫。

    立政殿中。

    今日雪晴天更冷,加上媚娘也早知今日朝堂之上,必然是要有一番动荡,于是索性便着了左右,告与门守,便说今日自己身体不适,不宜见人,只将一切都躲了开去。

    瑞安与文娘闻言,早知她心思,便笑吟吟安排着又是烤食饮酒取乐。

    “姐姐,你说今日濮王殿下这番上表,能不能成呢?”

    瑞安一边儿瞅着那炭炉上烤得滋滋作响的肉饼儿冒着金汁子般的油水往下滴着,时不时窜出两三点儿火星来,一边儿问。

    一侧正端着早起时吃剩下了的些子桂花糕饼来,准备着在炭炉上烤上一烤,只待内软外酥香甜可口时给媚娘佐茶的文娘闻言,却瞪了他一眼:

    “这还用问?

    主上都开了口,濮王殿下都做了表……

    自然是要成的。

    你啊……

    你说起来也是自小儿跟着主上长大的了,也是看着濮王殿下为事的了……你就没想想,这些年来,除去了先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