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卿本无罪,怀璧其罪三十六(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攻谋之术……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唉呀……

    李兄倒是给我大唐,也给主上留下了一笔好大的珍宝呢!”

    李云含笑谢过:

    “得国公过誉,咱们兄弟几个,愧不敢当。”

    又是客套了一番之后,李绩突然话锋一转,单刀直入道:

    “李将军今日前来,只怕却还是为了那长安城上的吊人儿罢?”

    李云目光一凝,仔细地看了李绩一眼,只一眼,便道:

    “主上在下官来之前,还曾特意嘱咐过,叫在国公面前,万不可讨巧卖乖……

    果然,主上圣明,国公更是断事如神。

    不错,下官此来,正为那贼秃而来。”

    李绩扬了扬眉,想了一想,却慢慢道:

    “说起来……

    若此人身为出家人,却仍叫李将军如此惩戒,主上今日又是这般安排,故做声势……

    想必,他是与什么不该有些关系的人,有了关系罢?”

    李云点头,轻轻道:

    “此秃法号伽南,本是外省流至京师的一个野僧(唐时尊道贬佛。要求僧人外出游方时,必须随身带着自己出家寺院开具,临时挂单寺院加印或者证明的度牋,或者叫度牒,如果不是游方僧人,还要有自己固定所在的寺院加的法印或者证明身份的,刻有个人名字和寺院内编号之类个人信息的法杵。这一套手续就相当于是现代的个人身分证。但也有些人,虽然号称僧人,却根本没有经过正式的剃度,也没有归靠的寺院,只是到处寻了些给钱就能进,或者是帮忙做活就可以进的小寺小庙临时寄住的这一类人,因为佛门无槛,所以也可以勉强叫僧人,但却被称为野僧。初唐时期,这种野僧很多,甚至还成了一些土匪恶霸的掩护身分,同样的情况直到武则天上台之后,对佛门大加规整才有所改观,但野僧之习一直不绝,直到唐武宗时期,这种情况还非常普遍。),后来因着于城南伽罗寺里的大主持有些恩惠,于是便给了他个正僧的身分,教他在伽罗寺里有了个安身之所。

    可野僧到底是野僧,六根不净,自然是要到处惹事。”

    李绩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李云道:

    “老夫于方才闲时,也曾听得那守城将士说过,那伽南却在京城之中,是个极有名的人物……

    尤其是在诸贵族世家的夫人千金们之间,极为受宠……

    只怕,多半是有些缘故的罢?”

    李云点头,正色道:

    “这贼秃其实六根不净,又生了一副算是过得去的皮囊,那迦罗寺的大方丈又是个势利之人,自然便都是一拍即合。

    城西那些稍微有些身家名头的夫人千金们,颇多识得他的,与他私交甚笃的,也不在少数。

    如此秽乱贵门倒也罢了,谁知这贼秃还不知足,知道自己认识的一位贵家小娘子,是房丞相的远房亲戚,于房丞相去世之后,便格外受高阳公主喜爱,频频出入高阳公主府后,竟安着法子,让那位小娘子将自己也带进了公主府……”

    说到此处,李云已是一脸难色。

    李绩倒也明白,叹道:

    “当年先帝临终之时,曾因高阳公主与辩机之事,大发雷霆,甚至还暗中动了杀机……

    不过说句良心话,当年的事,倒是先帝冤枉了公主。

    说到底,那辩机与公主之间,若有什么错……

    只能说他不该替公主妄探天象,以证内宫之变。

    ……那个辩机老夫倒也见过,说明白了,整个一个只顾着念经讲佛的木头僧人,虽说也与他那师父一般样生了张好皮相,可心里念念在在的,只是佛一字。

    便是他那一张好皮相引得公主别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