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储立位,步步违心六(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死罪。太宗念其家世有功于社稷,便只罢其官职,着贬为庶人。刘子冲即时复职,且亲手诏,加以慰勉。

    王氏一族闻之惊甚,太子妃王善柔尤其震惊。后得怜奴密报,道此事之前,刘昭训曾入丽正殿求告太子。朝内素知马周因太宗之令故,侍太子极忠,乃恍然大悟,知为太子因刘昭训求情故而潜使马周上奏。

    太子妃益发怨恨刘昭训,更着怜奴,务必盯紧宜秋宫,一旦发现有不是之处,便立刻上奏。且还着怜奴将此事大肆传扬,引得东宫诸嫔皆对刘氏嫉恨无比。

    太子妃又因曾闻良娣萧氏容似刘氏之故,乃更着怜奴造生谣言,道萧氏受宠,全因容似刘氏,一旦刘氏产子,萧氏便再产子,亦难保良娣之位云云……

    萧良娣闻此流言,虽知太子妃心思,却也于刘氏多有不满。

    东宫之势,由此竟一触即发。

    是夜,太极殿。

    看着总算是离去了的李治,入内漏夜报事的房玄龄含笑对太宗道:“殿下果真是勤勉之至,近日总是问政听政直至深夜。只是如此勤勉虽好,可却也总是伤身,主上当多加提点才是。”

    太宗闻言微微一笑,乃道:“还是诸位爱卿的功劳。”

    房玄龄含笑道:“主上教子有方,却不是臣等之力。”

    太宗闻言微微一笑,便瞟了一眼一旁正奉书而侍的媚娘。

    媚娘会意,点头而退。

    看着一身绯红的媚娘离开,殿中只剩君臣二人,房玄龄才叹道:“武才人自前番事后,确实一发稳重了。这般容姿这般才知,又是这般气度……当真不负明珠之号。也难怪那李君羡会挑上她来做个解围之法。”

    太宗冷笑:“那李君羡还没消停?”

    “一句箴言,可发天下英雄心。”房玄龄轻道。

    太宗冷冷道:“此番又发的谁?元景?还是恪儿?”

    片刻之后。

    媚娘立在左延明门旁的玉阶下,等待着瑞安。

    不多时,便见他抱了白玉拂尘奔来。

    “如何?”

    媚娘急忙迎上去,轻轻问道。

    瑞安奔得满头大汗,左右看了看,才拉了媚娘至一边无人角落处,轻轻道:

    “武姐姐,主上召房大人入内,却似是议论那荆王爷……还有吴王爷可有反意之事呢!”

    媚娘容色一凛,便道:“荆王之心,海内皆知。吴王……房丞相怎么说?”

    “唉!武姐姐你也是知道的。自从高阳公主出降房家之后,房丞相就没少替吴王说好话儿。这一次也一样,他还是帮着吴王。只不过……”

    “什么?”

    瑞安想了一想,有些奇怪道:

    “只不过房丞相却说到吴王之事时,说了句顶奇怪的话。

    他说……吴王不会反,也没有必要去反主上。”

    媚娘眸光一亮,似有些惊喜道:“你可听真了?房丞相果然做此一说?”

    “再不会错的了!”

    媚娘喜道:“好好……好,果然不出我所料……”

    向前走了两步,她看了看太极殿方向,回首问道:“瑞安,若是我想在房丞相离宫前,与他说说话儿,却该在何处为好?”

    瑞安一怔:“武姐姐要与房丞相说话?那……咱们经钟楼,至归仁门处等比较好。那儿偏静,无人打扰。”

    “那咱们便去归仁门。”

    半个时辰之后。

    媚娘终究还是在归仁门,见到了大唐名相房玄龄。

    “不知武才人漏夜请老夫前来,却有何事?”

    房玄龄闻得有宫妃相召密谈,本是断然不肯来的——身在宦场如此之久,他自然知道,这些**女子,没有一个人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