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太宗设计,引蛇出洞五(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弈棋了。今夜父皇有事,又召了徐姐姐往太极殿侍奉……稚奴好生无趣,不若武姐姐陪稚奴弈棋如何?”

    媚娘想想倒也确是如此,便笑道:“好是好,只是在这之前,武姐姐倒有一事想问问你们这主仆两个。你们一个个的……怎么突然便改了口?

    德安,你以前可是从来只唤我武才人的。怎么今日却改了口?

    还有你稚奴,以前从来都是严守礼节,只唤惠儿徐婕妤的,怎么今日也改了口叫徐姐姐?商量好了么?”

    稚奴闻言一愣,先看了看德安:“你……”

    德安见状,便向前一步,先向媚娘叉手下跪,行之大礼,感激道:

    “武姐姐,德安以前总觉得武姐姐与咱们王爷交好,实在是有些……有些……”

    “有些存心不良?”媚娘笑道:“也不怪你。那么,今日你是信过武姐姐了?”

    “武姐姐近日所为,说句不好听的,在德安看来,简直是为了王爷与徐婕妤,将自己置于刀俎之上……这般真心,德安若再怀疑武姐姐,那当真是害了王爷!”

    德安含泪,慷慨陈词。

    媚娘上前扶起他,感慨道:“能得最忠心于稚奴的人这几句话来听,武媚娘也算是终究又得知己了……起来罢德安。”

    德安感激。媚娘又笑看稚奴:

    “有其主方有其仆……你终于也是信了惠儿罢?唉……真是不容易啊!能让你这般防人至深家伙信任……

    说起来,武姐姐还真替惠儿觉得可怜呢!”

    稚奴憨憨一笑,不语。

    ……

    次日。

    太宗忽幸安仁殿。

    正因教导无方而被禁足的韦贵妃闻得此讯,高兴得竟全然失了分寸。好在身边尚仪萧氏知机,处处打点,这才没有失了体面。

    太宗入内,见韦贵妃虽禁足,然仍谨持守训,不失礼仪。心下甚慰,又知她本性良善,诸事皆为韦尼子所累,便更生怜爱。加之纪王慎诞辰又近,太宗问其何欲之时,慎泣求太宗,愿得母妃得太宗之谅,太宗甚慰,乃解韦妃之禁。且更着令内廷典琮云氏(典琮,女官职称。)再传内司,重制贵妃玉圭。

    韦妃乃谢恩。

    ……

    贞观十四年十月,太宗因魏征力谏,免陈仓尉刘仁轨罪,且三升其职,多加奖惩。诸官侧目。

    贞观十四年闰十月初二,太宗行幸同州,仅以魏、吴二王伴驾而行。宫中私言,此乃日前右庶子张玄素多番进谏太子玩游放荡事,太宗闻之不悦,遂明为着太子镇国,实则私诏太子东宫反思之故也,且更留下长孙无忌与魏征二人辅助监国,以期其可待悔醒。

    一时间,内外皆人心暗动。

    ……

    闰十月初九。

    夜。

    亥时一刻。

    太极殿中。

    因为太宗出宫前嘱咐过稚奴,要他将近年所钞之史书速速收尾,整理齐当存于太极殿中尚书房以备后用。

    是故稚奴近日便真是堂堂正正地得了日夜长守太极殿的理由,再不思离开。

    日里稚奴见着诸人之时,只道史书钞录尚有许多未完成之事,进程紧迫,其实私下却早已完结,只是寻了这般借口与媚娘或研读史书,或执灯博弈,或讽议时事。

    当真是其乐无穷,甚至屡生但愿太宗晚些归来才得尽兴之感。

    今夜亦是如此。

    二人执棋为弈,一边德安瑞安两兄弟整理着稚奴早就已然钞录完毕的史书,门口六儿也得了稚奴之令,取了蒲团坐在殿门边视野良好之处,看似一边帮着理线扎书(纸质书上的线是需要缝制好的。六儿现在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一边看着殿中炭火盆,实则却是盯严了人,只待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