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驾返太极,风波似平一(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散了朝,却见稚奴与承乾与几个太子门下在一边叙话,瑞安只得等着,盼着他早些儿说完。

    好在太子似乎有事,不几句便拍拍稚奴肩头离开,瑞安这才看看左右无人,先上去,将媚娘的话儿报给稚奴。

    稚奴一听,便解其意,便着其立刻报与太宗,不可拖延。

    看着瑞安离开,稚奴松了口气。

    “王爷,看来武姐姐,这是暂时不打算离宫了。”德安道。

    稚奴点头,才道:

    “这样……也好。至少,她不用受那些苦。”

    ……

    太宗闻得瑞安此报,自然明白媚娘心意,点头道:

    “如此……也好,那朕便不过去,扰她们二人休息。你且只照顾好了便是。记住,从此刻起,你们几个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给朕把她们两个看好喽!莫再出一点儿差错。否则唯你们是问!”

    “瑞安明白!”

    看着瑞安退下,王德又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欣慰道:“主上,武才人这是……想通了?”

    太宗眼角含笑,嘴上却说:“她哪里是想通了。不过是想着留在宫中为素琴求个公道,再者,惠儿也年幼,她离不开罢了。若是哪一日素琴沉冤得雪,再过两年惠儿也长大,可独当一面……

    只怕,她就要重提此事了。”

    “唉呀,那还长着呐!主上您有的是时间,把她的心收回。”王德笑道。

    太宗瞋视他一眼,又笑了一会儿,才敛容道:

    “不过说真的,素琴一走,朕也在想,到底朕把她这么留着,对还是不对?她再聪明,再得朕心,也只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可朕……

    便是做她父亲,也是绰绰有余了。”

    “主上,凡事,咱们自当尽力一试。武才人已然进宫,那便是她与主上的缘分在。主上并没有想要临幸她的意思,只是希望有她这么陪着,做个知己,也是好的。”

    “可是……这一陪,可能就把她的大好年华,全给赔进去了。”

    “主上,天下的女子,莫不以能侍君侧为荣。而这武才人,才情出众,却不以为意。然而越是这样的女子,越是容易为主上所动。为何?只因主上是这天下最出色的男人。于她而言,陪伴宫中,只怕可比出得宫去,寻了一个凡夫俗子,了了一生来得痛快。”

    太宗低头半晌,才叹道:

    “但愿吧……算了。走一步是一步。”

    贞观十三年十月初六,太宗离九成宫,驾返太极宫。

    ……

    天气越来越冷了。

    稚奴一直在抄录的史卷,也总算完成了。

    这一日,他在殿中整理齐备,心下也觉畅快,看看也是无事,便着德安提了以纸钞录的书卷,送入延嘉殿。

    媚娘身体方好,正与徐惠说话,忽然见稚奴送来这些东西,当下欢喜不可。又见其中竟有国策等要篇,心下更是欢喜,道:

    “真的是多谢稚奴了!这等宝贝,也只有宫中得见!”

    德安笑道:

    “武才人此话倒说得过了。说起来,也得是咱们谢过武才人才是。咱们家王爷,平时其实最不喜的便是读这些史书,他总说:史书读之如陈谷,嚼蜡也似。不管咱们再怎么劝,都没用。只是一味依着自己心性儿,画画,作诗,编乐舞……好不容易喜欢看个兵法什么的罢,又是因为他爱棋,所以才想着借兵法之道,融于棋艺之中……

    这幸亏因为武才人品阶不够,不得入藏书阁内尽阅,为了能让您看上这些书,这小一年里,王爷日夜抄录……不管如何,总是记下来了。”

    媚娘闻言,一愣:

    “你说他记下来了?怎么可能!只是抄一遍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