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成宫内,风云再起七(第2/3页)  大唐三帝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容媚娘与晋王爷见一面?”

    媚娘看着太宗。

    太宗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才低道:“谢谢你。”

    然后才朗道:“没错……稚奴与你交好,也罢,便去瞧瞧罢!承乾不在,也只有你能解得他的心疾。”

    “谢陛下。”

    媚娘轻轻一礼,又让太宗拉了起来,将她的手握在自己手心里拍了一拍,才慢慢地走向外殿。

    媚娘紧紧地握着那只被他拍过的手,然后一松,才慢慢随着瑞安走入内寝。

    ……

    稚奴呆呆地这般坐着,从昨天回来开始,一直都这般坐着。

    直到感觉到一个温热的躯体,离自己很近很近地坐下了。

    这个躯体上散发出一股好闻的,好熟悉的味道。

    是她。

    稚奴目光突然亮了起来,转头,怔怔地看着那张苍白,却依然倾国倾城的脸。

    媚娘对着他笑。

    除了那次终南山共骑之外,再未离他如此之近的媚娘,在对着他笑。

    凝视良久,良久,稚奴突然呜咽起来,并且,在闻讯离开半年前就生着大病的安宁,匆匆从太极宫赶来的花言的目光中,在德安的目光中,慢慢地,依入媚娘的怀抱,小声地哭泣。

    然后,哭声慢慢变大,再变大,终于如一头受伤的小兽一般,痛彻心肺地哀号起来。

    媚娘听着,泪盈于睫,终于也忍不住,抱着怀里这个单薄的少年,陪着他一道痛哭失声。

    德安走去,颤抖着关了殿门,跟着一起痛哭起来。

    花言则是紧紧地捏着那本从稚奴怀中掉出,她小心收着,怕被太宗看到的折本,也跟着痛哭失声。

    贞观十三年七月初五。

    太宗嫡三子晋王治,风疾暂愈。

    然药王孙思邈曰:自今起,晋王之疾,虽可保五年内不复兴,然五年后,终将为疾苦于一生,三十之前,必车马崩(念局马崩,这里的意思是指李治会活不过三十岁就死)。

    太宗闻之,涕然泪下,执药王手,以父母之心哀哀告之,药王叹道:天命如此,唯可努力救治,却不可妄求长命耳。

    太宗闻之益悲,遂当诏天下大赦,当年粮赋税租均减半,以求上苍怜佑小儿,固求其命。

    药王见太宗如此,大感之,遂以其毕生心血固元培本方献于太宗,着道:

    此方殊效,然晋王体弱,不得服化(不好消化药力,也有拉肚子的意思)。

    可以其方抓制份量,混于草中饲于乳牛,取其乳煮与治(李治)食之,可服化。

    日服三剂,数年连服,可保其体质强健,可抗风疾之症十五载。

    十五载后虽有复发,然终可安享天命之寿(意思就是活到五十岁以上,古代人短寿的情况很多,所以五十岁就叫知天命了)。

    太宗闻之,叹息良久,思及儿命虽固,然终究后半世需受风疾之苦,益怜之甚切。

    ……

    七天之后。

    “唉呀,这孙道长果然不愧是陛下亲口封的药王爷,你们听说了么?晋王能下床了,连脸色也好看多了。陛下高兴坏了,昨日可拉着国舅爷好一通酒喝,喝得国舅爷最后回家的时候,都撞到自己家门上了呢!”

    “可不是?这上个月才是皇后娘娘的忌辰,陛下才刚刚去过。结果这晋王爷的病一好,陛下就欢喜得无可无不可,非要再去一趟昭陵,亲自与皇后娘娘说说话儿,将这样的喜事儿说与皇后娘娘听呢……”

    “唉呀……陛下可真是个长情的人……似他这般的君王,只怕古往今来,只一位了罢?”

    “长情不长情,只有陛下自己心里清楚。你操的那门子心?如何,难不成是你也想像皇后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