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二章 锐意整顿(第2/3页)  大海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审查一番后,笑道:“王守仁不过是修道人而已,怎么会谋反?”

    佞幸的诬告才没有成功。

    武宗也不是后世传扬的那样不堪,相反也是极聪明,精力旺盛过人的皇帝,只是他精力都用偏了,用在错误的方向上了,但也有一些事武宗处置的也是很英明的,不能总是拿着他因为姓朱就不让天下人杀猪吃肉这件事笑话他。

    他封自己为天下兵马总兵官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令世人耻笑,其实细究起来,皇上本是天下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军权始终都在皇上手里,而不在丞相手上,这是历朝历代都奉行不辍的治国方略。

    后世,国家元首一旦上位,便自动成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作为惯例不用再特别说明。

    王阳明修道不但没耽误正事,反而令其成为一代理学大宗师,创立心学一派。因为修道有方,他能在一个月内如神鬼一般让敌人难测难料,然后带着老弱兵卒攻进南昌城,生擒宁王,建立盖世功勋。

    世人大多喜欢把一些表面上的事归咎于某个人失败的理由,比如说梁武帝佞佛而亡国,其实梁武帝亡国是因为对士大夫和皇室过于优容姑息,对平民百姓非常苛刻,已经到了残民以逞的地步,侯景攻进来后,就是那些底层小民在五斗米教的宣传下,帮着侯景打败了梁武帝。

    梁武帝一生修佛,却忘了最基本的四个字:众生平等。

    所以看问题就得一分为二地看,不能只看一面,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虽然没人攻击王阳明修道,但他的修道跟嘉靖帝修道性质是一样的。

    嘉靖帝虽然修道,国家正经大事也没耽误多少,他也是明朝少有的几个不假手他人处理国家大事的君王,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他把以文制武等政策推进到了顶峰,还有一些制度比如内阁大学士的群推,刑部判案的上报下批种种程序,都是这段时期确立下来的国策。

    嘉靖帝的庙号是世宗,凡是带有世字的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比如汉武帝的庙号就是世宗。

    古人在皇帝庙号的拟定上极为考究,也异常的准确,庙号基本能反映出一个皇帝一生的作为。

    大凡庙号太祖(高祖)、太宗的,都是好皇帝,不论是唐高祖、唐太宗,还是宋太祖、宋太宗,等等。凡是庙号文帝、宣宗、仁宗的也都是好皇帝,比如宋仁宗、明仁宗、明宣宗等等。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误差,比如明英宗未必多么英明,不过他晚年时定下制度,废除了以活人殉葬的残忍制度,在明英宗以前,明朝的皇上还都是以活人殉葬,太祖、成祖死后,殉葬的活人有多少,没有记载,估计有成百上千。仅此一件事,英宗的庙号也不算很虚,其实他的庙号应该是仁宗,只不过被他爷爷把这庙号给占了,话说回来,明仁宗在位时间短,考其一生,无愧于仁字。

    当下,况且和王崇古、方逢时分开,这两人回到衙门赶紧调集人手准备办曹德麟等人要求的事宜。

    况且回到驿馆,戚继光也跟着他回来。

    在路上,况且说了要向他借火铳也就是鸟铳还有手铳的事,戚继光一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也不用还我,我回去向兵部索要即可。你有需要就留着吧。”

    况且笑了,这些人都会慷公家之慨做人情,王崇古也是这样。

    他当然高兴,手里的火器越多越好,将来他的锦衣第六卫一定还得扩大规模,可是火器的数量却未必能跟上,毕竟这东西是按建制配给的,锦衣第六卫按照建制只能配置一个神机营。

    况且有心把神机营扩充至三个,这样才够用,这就要求有大批的火器补充,除了在朝廷里想办法,外面真没办法购买。

    “对了,如果这次边军敢于闹事,你一定会支持我吧?”况且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