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秋生流落临安 三(第1/2页)  一百个小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两头,暂且按下美娘这边不说,说回到两年前的汴梁城内。

    李恒虽然对锦娘说冯秋生是战死汴梁城,可其实说的却是假话,那冯秋生并未死,而是逃走了。

    当时金兵入侵,兵临城下,汴梁城岌岌可危,冯老将军与儿子奋战城门之上,死守城门,但奈何敌众我寡,士气不佳,不需多时便被贼人攻破城池,打进城中。

    冯老将军乃大宋朝重臣,为人也自然是忠烈无双,誓要与汴梁城共存亡,同生死,说什么也不肯撤军。

    不过这老将军一生只有一子,乃冯秋生也。

    老将军心中不忍,不想让冯家绝了后,便就让众军掩护,为儿子杀出一条血路,逃之升天,老将军自然是英勇就义,战死汴梁城中。

    老将军战死,汴梁城守城兵将无人指挥,自然乱了手脚,没多久汴梁城也就是失守了,金兵入了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搅闹汉人不得安宁,一时间汴梁城尸横满街,哀嚎遍野。

    冯秋生逃出生天,眼见天下大乱,满门又是死在金兵手中,汴梁城已经是不能久留之地,当即赶奔南方,想要暂时避过此劫

    冯秋生毕竟是从过军的人,又是将军虎子,一身的武艺,一路之上倒也无碍,只是每每思念起未过门的媳妇便是思念不已,忍不住双眼含泪。

    冯秋生欲意寻找,只是如今天下大乱,黎民百姓皆不得安宁,纷纷逃往各地,又怎知自己那媳妇又去了哪里?

    冯秋生唉声叹气,自顾自的闷头前行,只想着先去南方安下身子,日后再好寻找。

    一路行走,说来也巧了,这一日来在了淮南府中,心中思念妻子烦闷,腹中也是饥饿难耐,故此,在此处停留了一日。

    冯秋生上街买办,置办明日路上所需之物,眼见前面行来一人,看着有那么几分的熟悉。

    定睛观瞧,上下打量,冯少爷猛然大悟,哎呀呀,此人乃是锦娘的邻居!王二!

    他乡遇故知,这是何等的幸事啊,况且如今苟活于乱世还能遇到,这当真不易,当即上前问候:“王二兄弟,可否是你?”

    听见有人喊他不由得一阵愣神,片刻,定神观瞧,大叫一声:“哎呀呀,冯都尉,原来是你啊!”

    二人当即寒暄一阵,冯秋生上前问道:“王二兄弟,可曾见到我那未过门的媳妇了?”

    王二想了想,摇头道:“看倒是没看到,当时我们确实是一起逃出城中,只是被逃兵冲散了,我听说他们好像是赶奔建康府了,

    冯秋生闻言顿时大喜,辞别了王二,当即赶奔建康府。

    冯秋生一路赶奔,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来在了建康府,只是到了此地才知道,那金兀术的四太子引兵渡江,如今这建康府也不保了!

    又听人言,康王在杭州即位,改杭州为临安,当即,这冯秋生心中犹豫,不知道应当何去何从。

    冯秋生权衡利弊,思量再三,决定还是在建康府住上一段时日,想要寻找一下锦娘一家的下落。

    众位读者,我说建康府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我要是说南京,只怕大家都清楚!

    没错,这建康府就是如今的南京!

    要知道,饶是如今的南京还是六千多平方公里,更何况北宋时期的南京呢?要想找个人简直是大海捞针,势必登天!

    冯秋生也知道难以寻找,可他为人痴情,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当即停留在建康府中搜寻锦娘一家下落。

    要说这大宋朝还真是上邦天朝,自有神人庇佑,虽然失去了半壁河山,可那完颜阿骨打引兵渡江后并未大举入侵南方,而是按兵不动,使天下分成了南北对峙形式,这也保全了汉人的半壁河山。

    这冯秋生也是个痴情的人,见金人不曾进军建康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