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连升十一级(第1/3页)  分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目睽睽之下,李渊成了焦点,不由得心中暗骂:也不知道送信的是哪个混球,紧急军报哪有大摇大摆送进别人家军营的道理?大家名义上都是友军,难道他还能藏着掖着不给人看?万一这里边有啥见不得人的事可咋整?

    李渊心下暗自腹诽,却也只能命人呈上军报,可是他刚打开看了几行,就突然全身一哆嗦,军报竟然从他手中滑脱,飘然落到了地上。

    啥事把李渊吓成了这样?

    这封军报是李建成十天前从晋阳发出的,按说李渊早就该收到了。可问题是李渊这些天一直忙于在雁门郡各地招兵买马,行踪过于飘忽,把信使找了个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在桑干镇追上了,李渊又跑到楼烦关了,不敢怠慢的信使只好又一路追了过来。

    原来当初杨霖决意北上抗突之时,以长孙无忌和祖君彦为首的众谋士认为,这年头除了干坏事以外,干别的事必须留名,更何况这次他们干的还是费力不讨好的傻事,那就更得满全天下传扬杨霖杨大义士的高风亮节,否则亏也亏死了。于是天下第一檄文写手祖君彦炮制出了《为楚公世子告天下书》,又派出了上百个信使满世界的散发,生怕有人不知道他们为大隋天下做了多大的好事。

    如今长孙无忌和祖君彦等人的一番苦心终于结出了硕果。元月初四,一彪人马突然出现在晋阳以东不足二十里外,把李建成吓了个半死,还没来得及关城落锁,便有人前来通报接洽。原来是在河北自称长乐王的窦建德有感于杨霖的义举,特命大将王伏宝和谋士宋正本统率五千骑兵赶赴河东加入讨奴军,共抗突厥。

    还没等李建成回过神来,又有人来报晋阳东南出现一支兵马,看旗号是瓦岗军,领军大将居然是前阵子在东都玩了一出大迂回大包围,把东都折腾得鸡飞狗跳的徐世绩。这个徐世绩可是非同小可,虽然年方二十一,但是其日常用兵之稳健老道即便是许多戎马一生的宿将自叹不如,而在临阵之时徐世绩的大胆果决更是令人惊叹,往往敢为人所不敢为,从而出奇制胜。自从出道以来短短数年间,屡败裴仁基、王世充、屈突通等宿将,在猛将如云的瓦岗山上堪称第一人。

    这家伙不是正跟屈突通在东都打得热火朝天吗?怎么跑到河东来了?难道是在河南玩腻了,又来祸祸河东了?徐世绩年纪虽不大,但是其战无不胜的威名已经享誉四海,李建成自认不是对手,正准备派人去把老爹找回来救命,结果徐世绩派来的使者到了。徐世绩很清楚的告诉李建成,许王(即翟让)感于楚王世子的大义,特地派他率本部兵马北上赴援,并无侵犯河东之意。同时,徐世绩希望李建成看在同为汉家好男儿、共抗突厥的大义上,让开道路并为其提供粮草辎重。

    李建成是个老实人,更是个没主意的,这种皇帝不管事,反贼赴国难的千载难逢的怪事早就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更不知如何应对是好。他只能一边虚应故事,一边赶紧给老爹写信求助,可是信还没写完,那个在于仲文大将军南下之后继任涿郡留守、又不知道何时给自己安了个幽州总管名头的罗艺,又“出于义愤”派他的弟弟罗寿领军跑到河东来跟突厥人较量一番。你说你罗艺要是看突厥人不顺眼何必跑到河东来?幽州不也跟突厥接壤吗?而且按照大隋律,军队无皇命越界一步即视为谋逆,罗艺此举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几乎都形同造反了。

    其后两日,王薄、孟海公、张金称、格谦等几路枭雄也你家出五百、我家出一千的凑了些人赶到了晋阳。至于像杜伏威、萧铣、沈法兴、薛举等因为路途遥远或交通断绝无法派兵来的,也派来了代表以示支持。反正不管怎么说,几路大军加在一块有近三万人马,成天围着晋阳城要求开城、放粮、让路,搞得李建成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可是几天后晋阳城又来了一个信使。这个信使一来,李建成二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