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浪漫主义害死人(第2/3页)  分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可能的反扑之外,重点就是封锁突厥边境。杨广除了好面子,人也不傻,他很清楚突厥人的狼子野心,对其一向深怀戒心,唯恐突厥人趁着他走背字又生出野心。

    于是结果就是咄吉望穿秋水也没盼回自己的斥候,河东的使节却不请自到,一张嘴就要交易几十万牛羊皮张。要知道大隋这些年为了摆阔赏赐给突厥人的金银珠宝海了去了,作为土鳖加穷鬼的突厥人一开始还美得差点背过气去,可是时间长了他们就算再缺心眼也反过劲来了:这些玩意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打仗也不能当兵器使,就算想换点有用的东西,草原上全是穷鬼连找零都找不开……学精了的突厥人赶紧在下次朝觐的时候请求赏赐一些实用的东西,结果收获了更多的金银财宝,而他们急需的粮食、麻布、盛具等物资,大隋交易给他们的数量永远是刚好够用,更珍贵的茶叶和铁器则永远让突厥人处于紧缺状态,至于兵器甲胄那根本是想都不用想。

    可是这次咄吉在交易清单中没见到多少金银珠宝(主要是因为那玩意都在皇帝手里,河东哪有?),却发现了大批的粮食、麻布和瓷器。眼前一亮的咄吉又小心翼翼的在交易清单中加入了数量不菲的茶叶和铁器,没想到使节竟然没当回事,当场就答应了。

    咄吉越发感觉不对头,就多了个心眼。当河东派人来突厥交易的时候,他派遣几个心眼多而且精通汉话的手下化妆成汉人跟河东人套近乎。结果杨广费尽心机、派遣了无数大军企图保守的那点小秘密,被一个有口无心、又被马奶酒灌晕了脑子的民夫跟突厥人抖落个底掉。不过这年头因为通讯手段落后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针对突厥人,对大隋人也是一样。那个民夫只知道皇帝陛下被高句丽人打败了,回国途中又被叛军堵在河北寸步难行,而且杨玄感还造反了,对于之后发生的事情就一无所知了。而且当时汉人的浪漫主义精神显然也影响到了这个大字不识的民夫,加上酒喝得实在有点高,这个民夫一扯开话匣子上下牙就没了把门的,愣是把大隋东征的损失由四十万升格到一百多万,而且十二卫府兵在他嘴里还全军尽墨了。而且他似乎对杨玄感还颇有好感,于是杨霖他亲爹在他嘴里已经雄踞关中河南,而且在大兴城登基称帝了,连皇后娘娘都娶上十好几个了……

    咄吉闻报之后脑子就有点不够用了。高句丽那是群什么玩意?连突厥人都能揍得他们缩在城里不敢出门,怎么可能一口吃掉天下无敌的大隋百万大军?还让突厥人闻风丧胆的十二卫都死绝了?突厥人打不过隋人、隋人打不过高句丽人、高句丽又打不过突厥人,这个逻辑悖论让咄吉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于是他派出了更多的人去找河东人求证,得到的答案虽有出入,但是大体不差,可见在当时汉人是普遍都浪得没边啊,哪像后世被人鄙薄的那样缺乏想象力?

    咄吉还是不敢大意,决定继续试探。他找到河东使节,蛮横的大幅提高交易价格,而且要求必须将兵器甲胄加入交易清单。这回河东使节倒没当场答应,可是没过几天就找上门来,连讨价还价的环节都省略了,全盘答应了咄吉的条件。

    咄吉激动得差点当场失态。他现在可以肯定那个民夫所言就算不实,但是起码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中原肯定是出了大麻烦,否则隋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否则隋人索取那么多皮张角筋干什么?莫非真的被高句丽和杨玄感内外夹击、丢盔卸甲的连这个冬天都过不去了?

    大约在三百年前,当时统治中原的晋国就是在外有异族入侵、内有王族叛乱的情况下最终土崩瓦解,这才有了五胡乱华、“中原陆沉”,那可是胡人的黄金时代啊!突厥人倒霉催的没赶上那段好日子,可如今的情形与当时何其相似?莫非连老天都觉得突厥人可怜,又白送给他们一个千裁难逢的天赐良机?

    咄吉拿定了主意立即召集部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