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初到长安(第1/2页)  智能穿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赵破奴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去匈奴大营投奔大单于,报效匈奴,不妄乎不怒十二年的悉心培养;另外一个是因为他是汉人,大汉和匈奴几乎水火不相容,帮匈奴去灭杀汉人从他内心始终是一道坎,都说手足情深,如果他这样做内心绝对会受到谴责,所以他拿不定主意下山后是去匈奴还是汉营。

    都说忠孝难两全。报效大汉是尽忠,而报效匈奴是尽孝,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赵破奴背着行囊走在方翠山的下山步道上,脑子里一直徘徊着这两个想法。

    “我的父母被汉人所杀,叔婶也是汉人却不待见我,如果我现在回汉营他们会不会接受一个从匈奴来的汉人?如果他们知道我是从匈奴回来的,会不会群起而攻之,直接灭杀我呢?如果是那样的结局,还不如直奔匈奴大营,说不定大单于还会重用我。”

    赵破奴一路走一路思索。

    不知不觉已经下了方翠山,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可以通向匈奴,另外一条通往汉朝,他站在岔路口徘徊不定,左右为难。

    “小兄弟,打听个事,匈奴大营怎么走?我要去参拜大单于,帮个忙吧!”

    一个中年汉人模样的大汉抱拳施礼说。

    “你沿着此官道走便能找到匈奴大营。”

    赵破奴指着通往匈奴的大路说。

    你说赵破奴十二年都未下方翠山一步,怎会知道通往匈奴的大路呢?

    其实是他的师傅乎不怒曾经盼着他学艺有成是能够报效大单于,所以在很早前就给他指过这条通往匈奴的大道。

    “哦,多谢了!”

    这中年汉人朝着赵破奴指的方向飞奔而去,留下了一路的烟尘。

    赵破奴望着中年汉人的背影,暗自羡慕。

    “别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前程c生存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我却在为家国大业而发愁,何去何从值得自己拿主意,可偏偏拿不定主意。”

    赵破奴还在瞎想着。

    “无量天尊,惠真在此有礼了!”

    赵破奴正暗自伤神时,不知道从哪出来一个道士,怀中抱着一把青铜古剑,古剑上锈迹斑斑,由内而外散发出青绿色的铜锈。

    这道士仙风道骨,飘逸的长发上挽着一个道髻,身穿一身淡黑色的道袍,八卦道号绣在其中,紫纱褐披c飞青华裙c莲花宝冠,此乃洞真级别的道长标配。

    赵破奴上下打量这惠真道长,不明白这道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见过道长,敢问道长搭讪小可何事?”

    赵破奴也不客气,不明白就直接问。

    “贫道看居士身型不定,左右为难,想必遇到烦心事,恕贫道冒昧,居士可是为忠孝难两全而伤神?居士本是汉人,却穿着匈奴服饰,在此岔路徘徊不定,故贫道上前搭讪,愿为居士解忧,不知居士愿否?”

    这惠真道长倒是谦虚,而且也确实是观察了一会赵破奴,所以毛遂自荐,不请自来要为赵破奴解忧,你说赵破奴岂有不愿之理。

    “道长神人呐,您说的一点没错,小可确实是举棋不定,两头为难,愿闻其详!”

    赵破奴也算是瞌睡给个枕头,不管是否采纳这道长的建议,听听总没坏处。

    “依贫道之言,居士当不忘故土,两军交战,各为其主,生汝之地,亦可忘呼!”

    这惠真道长三言两语,便点破主题,故土不能忘,报效大汉才是他真正的选择。

    “道长所言极是,然小可受匈奴人养育十二年之久,此情亦不能忘,故在此徘徊。”

    赵破奴把他师傅的恩惠也记在心间,即便惠真道长给指明了方向,他心中还是难以释怀。

    “居士多虑了,小小匈奴亦可与大汉相比,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