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02 另类(第1/3页)  燕藏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人内斗一流,外战二流。≦看最新≧≦章节≧≦百度≧≦搜索≧≦品≧≦书≧≦網≧这句话应该是很多人都听过,而且都经过验证的一道真理。还有一个话语,那是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一群人是一条蛇。这说明了国人的一个陋习,那是内耗。

    在任何朝代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团团伙伙,党党派派,连毛老人家都控制不住。所以,现在这个混乱年代,各方倾轧非常正常。

    杨岭东不是一个人,那是一个家族,一群士族代言。他的暗示,深不可测。

    贺六浑到了洛阳之后,是打哈哈,深居简出。因为他发现来到了洛阳城之后,进入了官场,这才是一个真正复杂诡秘的世界。远远自己在战场的厮杀来得复杂深奥的多,扪心自问,自己真的还不够格成为一个政治家。

    拿请客吃饭这件小事来说,自己来到洛阳,现在已经号称是国公爷了。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世家大族的人请自己吃饭,除了自己认识的尔朱家族的人和原有的那些长乐王时期关系之外。所有那些原本留在洛阳和在外面逃难颠沛流离回来的世家大族,没有一个人请自己吃饭。

    好歹自己名义还是整个洛阳城的军队首脑,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来和自己打招呼。直到有一天,元匡老大人,来到自己的府邸和自己喝酒,才告诉自己真相。

    世家大族的门第观念到底有多强!在他们眼睛里面根本看不起自己这样一个从小兵走到现在这种顶尖位置的人。除了鲜卑族来到原的这些家族之外,还真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把他们的女儿嫁给自己。

    谁都知道孝帝改革推行汉化制度,但谁都不太清楚,孝帝改革的时候,也推行了汉魏以来的士族制度。当时仿南朝官职,官分九品,采用汉族的士族制度。鲜卑贵族最高,以元、长孙、字,于、陆,源、窦等为首;汉人山东郡姓以崔,卢、李,郑、王为大,关郡姓以韦、裴、柳、薛、杨、杜为首。门第评定后,以此为选用人才的标准;并制定鲜卑贵族与汉族等士族通婚。又自称鲜卑族出于黄帝,原来与汉族是一家,应从汉俗,因而改拓跋氏为元氏,其鲜卑语的复姓一律改为汉语单音姓氏,共改姓一百零九种。

    规定正员郎以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孝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颍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颖阳郑平城女,次弟颖川王雍聘故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颖阳郑懿女。六个王妃,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

    也正因为越来越深入朝廷,才知道,那个张彝家里出事,其实是扬抑武的士族争斗。汉人士族势力便在此基础书“求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豫清品。”朝的武将及下级士兵都恨之入骨,准备将其弄死。因为这样的话,彻底杜绝了下层军士或者是边镇军人升的途径,于是羽林、虎贲近千人聚集在尚书省门下求见并要求给个说法。最终张彝及长子均死。对此,当权的太后不敢深究,相反,作了妥协,“因令武官得依资入选”。所谓“依资入选”,即根据军功入清官之选。

    知道这些,贺六浑还是纳闷。自己现在也是贺姓,知道内情的人也知道,自己名字是怪异,但是也算是汉族人啊,不至于完全被排挤啊。更何况地位逐渐来了,为人也不错。

    直到后来独孤信来了,才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孤立。

    原来自己已经被深深的打了一个烙印,那是尔朱荣。现在整个洛阳城里面,军事力量的最高首脑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