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防火防盗防闺蜜(第1/2页)  1868新风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年,新女婿上门,却被老丈人施展连环夺命call,已经有点不知所措的梁大少爷一脸囧态,正犹豫着是不是给岳父大人也画一幅汉阳造的立体三视图,旁边已经心急如焚的容闳开口帮他解了围。

    “雪村兄,先别盯着你女婿问了,我们的上海理工大学出大事了!”

    容闳的惊人之语让徐寿吓了一跳:“出了什么事?”

    “唉,我们忘了一件大事,光顾着办大学,这小学和中学都没有,将来去哪里招学生?”

    呃,徐寿也楞了一下,沉默了一会才开口:“现在上海还是有一些喜欢格致之学的年轻人,不够的话再从广方言馆招一些,只是以后确实不太好招人了”。

    原本的历史,直到1874年才开始筹建上海第一所西式学校一格致书院,1876年上海格致书院正式开院。而这所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就是梁大少爷现在的岳父一徐寿。

    容闳顿了一下说道:“我去叫他们过来,大家伙一起商量商量”,说完就转身出门去了。

    很快,徐寿家的客厅里高朋满座,同为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的李善兰,华蘅芳当然在座,还有四名洋人,英国人伟烈亚力和他十六岁的女儿玛丽,傅兰雅,美国人林乐知,他们都是英美教会派来中国的传教士,同时也是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如今也被容闳聘为上海理工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位虽然不是教授,却是容闳和梁思瀚香港马礼逊学校的校友,英国怡和洋行的买办唐廷枢。

    唐廷枢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晚清著名的实业家,民族资本家;他和另一位广东香山同乡徐润一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他们不仅经营有道,而且非常爱国,历史上的上海格致书院,唐廷枢也是最早的董事会成员;唐廷枢和容闳等就读于马礼逊学校的广东学子都明白,只有倡导西式教育才能让中国追上列强的脚步。

    当时香港马礼逊学校招收的中国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广东香山县,后来容闳招收的留美学童也是大多来自香山县,当时的大清国民风最开放,最容易接受西式教育的地方首推广东香山县。

    这群人中的三位洋教授都熟悉汉语,包括伟烈亚力的女儿也能说汉语,而其余的中国人都通晓英语,所以客厅中的语音时英时中,却毫无违和感,这样的局面在此时的大清恐怕也是仅此一家。

    而梁大少爷的未婚妻徐慧英却因为中国的传统礼仪只能呆在自己的闺房内,可是耐不住好奇心的她很快就轻手轻脚的摸到楼梯口,偶尔偷偷张望一下,听着客厅里的谈话,主要是想仔细听听未婚夫的声音。

    这年头可不时兴自由恋爱,就因为上次吃饭时李善兰的一个提议,梁思瀚和徐慧英两个素未谋面的少年人就被定了终生;令后人不可思议的是,才貌双全的徐慧英毫无不适感,也没有反对意见;盖因此时世情如此,没有攀比,就没有伤害!

    客厅里的众人正在商讨着,梁大少爷见大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干脆就提出了他的建议:“我的意见是,我们直接设立上海理工大学的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小学和中学学制皆为五年,招收六七岁的孩子读小学,有一定基础的比如象马礼逊学校的毕业生就可以就读中学;至于小学和中学的学科内容,就参照欧美的同类学校,这些学科内容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很熟悉”。

    梁大少爷的话让客厅暂时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思索着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可是他这种一锤定音的做法却吸引了英国姑娘玛丽的目光;女孩子天生对男性的强势比较欣赏,梁大少爷这种兼具技术专家的儒雅知性和上位者凛然气势的特殊气质,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的吸引力。

    说完话的梁大少爷感觉到了这位金发碧眼投射过来的热量,前世的他在国外留学时也接触过洋妞,对洋妞的开放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