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3页)  穿越七十年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送回去再直接从柳城出发,走水路到沪市再转乘火车到京城。走水路的好处是人少旅程轻松一些,坏处是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是日夜兼程之后,花的时间并不会比火车多,沿途还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老家的人还不知道赵红军停薪留职的事,看着工作日回家的一家三口,虽然心中奇怪,他们也只当赵红军送孩子回来过暑假,还不停夸赵红军不忘本。这倒不是赵红军又做了什么好人好事,而是在隔壁村子人的对比下,赵红军就成了他们夸张的对像。隔壁村有个张家小子也和赵红军一样是当兵出去,现在回到当地公安局任职,也算是分局一个小官,结果自己家亲戚找上门求他帮点小忙,张家小子还打官腔说这事要去办公室谈,惹的那亲戚直骂娘,还把原本送情的老母鸡也提出来。

    张家小子的亲戚也是个狠人,提着老母鸡就敲开隔壁的门,他来之前打听过的,这家也是单位副职,和张家小子一样的职位,只是分工不同。结果不到十分钟,他把事情说完,人家二话不说就答应,还说这是他们的职责云云,让他找上门是他们工作失职之类,不仅送他出门连老母鸡都死活不收,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张家小子的亲戚回家之后就在家里大骂张家小子,还在乡里乡亲之间大肆夸奖给他帮忙办事的领导,只差没有夸成青天。

    赵红军不知道前情,倒是对这些的好话听得莫名其妙,他年年都要回来,又不是今年才回,怎么一个个好像今天才发现他不忘本一样。回到家里,他没见到闲人,都在忙,粮食是根本,这马上就要收割,更要注意各种病虫灾害之类。万一这个时候来场大风把稻谷吹倒,这一年的收成又要毁掉大半,想抢救都救不回来多少。

    赵红军在老家的房子虽然这么多年都没有长期住人,但是还是打整的很好,特别是前年才重新打整过一次。他出钱请赵大海帮忙监工,把家里地面全铺成水泥地,包括父母这边的,墙上也重新刷过,还吊了顶,连让小七最不喜欢的厕所都改造过,家里也接进自来水。这点是林晓玲最喜欢的,有了自来水,洗衣做饭都方便很多,当然水井也没废。有时候也还能用得上,比如现在这季节家里没有冰箱,用井水冰一冰西瓜和其他水果,味道也不错。

    赵红军只停留一天,匆匆在家吃过饭,和大家见一面又离开,张金凤虽然舍不得也拦不住,赵大海也不会让她拦。一辈子窝在家里有什么出息,看看村里现在谁家不羡慕他生个好儿子,要是赵红军当年没的出去,他哪里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每天什么都不操心,在家里他和老太婆只要负责自己的吃完就好,不用帮儿女干活手里还有闲钱,连孙子孙女整天都要讨好他们,和他一辈的老头有几个日子有他舒心。

    赵红军这次回来又没少给赵大海零花钱,他现在做生意手里的钱更多,可不像之前拿死工资,还要数着花。现在一次出去赚的钱,比他一年工资都要赚的多,也难怪很多人都想下海经商,只能怪大家都过怕穷日子。

    赵红军手里钱不多,但是在林晓玲的开源节流之下,日子还是过得并不差,即使下海经商他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赚钱,而是想赚钱才能帮助更多人。

    林晓玲带着小七先回娘家住了几天才回来,林建军那边现天单位上就开始有了颓势,业务量不多,林建军有大把的时候去钓鱼,他还一点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而巴不得天天闲着。

    “二哥,你这样天天玩也不是办法,单位要是倒闭,你去喝西北风。”林晓玲直言不讳的指出林建军这样混子不行。

    “单位怎么会倒闭,就算倒了也有国家,难道还不管我们。”林建军可是从没想过下岗这个可能。

    “二哥,单位天天没有业务没有生意,没有收入拿什么发工资?”

    “没有收入国家可以拨款,难道还能饿死人。”林建军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