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0章 架空朝廷(第1/2页)  汉末之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算刘凡君天下,总不能将文武百官全部罢免吧!

    现陛上为空,丞相必揽大权。丞相府就相当于另一个小朝廷。将朝堂大臣全部架空。

    想要掌握雄职,必须向丞相府靠拢。这和历史上曹操迎奉刘协后,有些相似。

    贾诩这一招玩的有点狠,可以说是要了一部分人的命。

    刘凡现在当皇帝,必会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对他极为不利。

    等刘凡在丞相之位坐稳之后,完全可以以各种理由否定那些有资格继任皇位的宗室子弟。

    等待天下平定,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那时候,就是大势所趋,他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万民悦服。

    就算他不做,文臣武将和天下万姓也能会请他继承大业,没有人能阻挡得了。

    “赵王虽有执政,但远离朝堂甚久,天下之事,还不太清楚。多数老臣仕任桓灵二帝,知天下事,也知天子士。吾认为赵王可以效仿吾汉开国之初,置三公为丞相c太尉c御史大夫。”

    种拂出列向刘凡说道。

    汉沿秦制,丞相c太尉c御史大夫是中央最高官职,但没有并列的三公。不过还是承袭旧号,将丞相c太尉c御史大夫称为三公。

    由于官员体制不同。丞相c太尉c御史大夫互不属,又共同掌管中央最高行政权利。

    丞相是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太尉,是全国最高武职。

    御史大夫,被称为副丞相,协助丞相综理大政,但仍偏重于执法或纠察,不仅可劾奏不法的大臣,而且还可奉诏收缚或审讯有罪的官吏。可以直接在皇帝面前弹劾丞相和太尉。

    一但恢复这种体制,刘凡手中的权利会被严重分化。

    这三个官职互相制约,并不是简简单单能架空了的。

    “天子还未立,此法不可成!”

    贾诩站出,直接否定种拂的话。开口道:“吾认为朝廷官制不可更易,可设置丞相,丞相之下依旧有三公。赵王任丞相,乃可托万民,赵王兼任大将军,则是因为北地兵顽横,只服赵王,赵王掌武事,以便于征伐!”

    “汝何职?场中皆为大人,何有汝之言?”

    有大臣出来质疑贾诩的话。

    “这是吾赵王府相,贾诩,贾文和,曾举孝廉入朝为郎。文和不仅文武双全,也能断法,随吾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吾看尚书令之职,就是他了。”

    不待贾诩回答,刘凡突然沉声向各位大臣言道。

    “天子不在,尚书台对谁负责,其任尚书令,有何意义?”

    王允向刘凡问道。

    自东汉建立以来,将所有政务全归尚书台。

    由于直接对天子负责,总揽事权,使秩仅千石的尚书令成为令三公九卿忌惮的重臣。

    但是如今天下大事在刘凡,刘凡不立天子,灵帝无子,百官无言。

    没有天子,尚书台到底向谁负责?

    “当然是向百官之首,丞相负责了。”

    刘凡告诉了他们答案,尚书令要向丞相负责。

    刘凡没有说向自己负责,而是说向丞相负责,如今丞相还没有选出来。

    如此一言,又引得众达臣议论纷纷。

    刘凡从头到尾都没有吐露自己为丞相。

    但是刘凡往前方一站,使人有一种错觉,他就是丞相,他可以宰天下!

    许多人不敢说出口,刘凡不但要任丞相,而且还要任大将军,司隶校尉。

    集大权于一身,完全不给文武大臣活路。

    刘凡做错了吗?

    他逼杀董卓,救下百官,挽救万民。他没有错,他一直兼备德行,操劳汉室江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