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悯农(第1/2页)  汉末之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凡抬头看了看天空,日过正中。是时候回去了,调转马头,原路返回。

    直到未时,刘凡才赶回西秦侯府。

    刘凡刚进门,刘遇就从院里跑来,刘凡刚回来,就有仆人就告诉刘遇了。

    “主人,你可终于回来了,侯府有大事发生,名扬”

    “什么!难道是关羽走了?”刘遇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刘凡打断。

    关羽怎么会不告而别?就算过关斩将的时候也向曹操告别了。

    “关壮士正在后院武场指点护院武艺,并未离开。”刘遇摇头。心想关羽怎么会让主人如此重视。

    “那就好。侯府发生了什么大事?”刘凡松了口气,青龙偃月刀都开始铸造了,关羽要是真的走了的话,那真是鸡飞蛋打。

    “名扬四海的大儒蔡邕和安邑卫家家主卫觊前来拜访主人,他们已经等了主人一上午了,您要是再不回来,他们可能就要走了,现在还在客厅等候。”刘遇激动的说道。

    “蔡邕,卫觊。他们怎么会来拜访我。”刘凡疑惑。像他这种汉室宗亲大汉多的是,要是没有才能,士人一样看不起。难道我的名声这么快就传出去了。不是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吗。

    卫觊在未来二三十年内都很低调。但二十年后,他不仅是当世海内大儒,而且还是曹魏政坛上的风云人物,甚至很多军事,政治上的重要决策,曹操都会派人来请教他的看法。

    蔡邕在曾任朝中议郎,建宁二年因直谏被宦官陷于罪,罢官归田。熹平四年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并刻于石碑,立于太学之外,那便是这个时代著名的鸿都石经。据说每天光是临摹和观看鸿都石经的车辆就超过千辆。另外蔡邕在文学,书法,琴艺上皆是天下一流,蔡邕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妇孺皆知的人物。

    “主人分田于佃农,救助于流民,现在在整个安邑都传开了。刘江已经收容了数百流民了,并且已经暂时安置了。用不了多久整个河东郡都知道主人您的大名。蔡邕来到安邑听到主人的事迹也不足为奇。主人还是赶紧到客厅吧,蔡邕和朝中无数重臣都有交往,结识蔡邕对主人以后大有帮助。”刘遇着急的说道,生怕蔡邕的耐心被磨光,拂袖而走。让刘凡失去这个机会。

    刘江是刘遇长子,精明能干,有乃父之风。

    “不急,我一天没吃饭,肚子饿了,我去找厨子给我烧一碗稻米,等我吃饱了再去。”刘凡奇怪的笑了笑,向厨房走去。

    刘遇无语!

    客厅内,一老一少正坐在那里,正是蔡邕和卫觊。

    卫觊不时的向蔡邕请教问题,蔡邕知识渊博,也总是能有问必答,偶尔有仆人进来换上茶水。

    “老师,未时快过去了,想来今天是等不到刘凡了,不如我们先回去吧。”看着时间渐晚,卫觊到底还是年轻,有些沉不住气了。

    蔡邕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摆摆手:“不急,不急。”

    蔡邕话音刚落没多久,刘凡走了进来。

    回到西秦侯府刘凡也没有换一件衣服,吃完饭以后直接来到客厅。

    长发因为没有整理而有些凌乱,衣服也不整齐。一点也不像一个世袭侯爵的样子。

    “公来寒舍,蓬荜生辉,让公久等了。”

    刘凡不卑不亢,施了一礼。

    蔡邕和卫觊起身,正要回礼的时候。刘凡接下来的动作让卫觊大跌眼镜,就是修养极好的蔡邕也微微皱眉。

    原来刘凡施礼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襟上粘着一粒稻米,刘凡就随手把它捏起丢到嘴里吃掉了。

    眼光余角看了蔡邕和卫觊一眼,刘凡随口吟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

    这是后世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脍炙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