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1章 土垠遗址思考(第1/5页)  老实客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睡觉醒来,天空还是昏暗着,但浓见度已经有五六百米的距离了。

    付刚已经摒弃了有鬼神的阶段,他现在什么都不信,只信任现阶段的判断,过了这个阶段可能又有别的判断,那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临出发前,付刚站在余纯顺墓地前站了一小会,然后转过头离开。

    离开余纯顺墓就向龙城进发,进入龙城之前的路非常难走,地下的虚土厚及30一40公分,走在上面感觉不是很舒服,只有经过这里你才知道什么叫做脚踏实地。

    这里到处是土丘,使人仿佛一下子闯进神秘莫测的迷宫中。以前车辙的印记已经被沙尘暴覆盖,已经看不到了,付刚他们也只能借助gp直往前翻阅土丘。

    一座座土丘,一道道沟槽,有些沟槽无法越过,只能重新选择路线,在这里很费功夫。

    一天下来只走了30多公里,来到了土垠遗址。

    这个曾经的汉代水陆码头及驿站所在之地,1930年被中国第一位进入罗布泊的考古学家所发现,根据其年代和历史上的地位,被称为仅次于楼兰古城的重要遗址。

    当年繁华的水陆码头眼前只剩几个土堆,而碧波荡漾的湖水如今只看见白花花的盐碱一片。

    几根胡杨木树桩依旧坚硬如故,纹理清晰,傲然挺立,直指苍天。

    付刚伫立在高处,仔细观看这异常荒凉而又至为珍贵的故城遗址时,仿佛是在体验着岁月的魔力。

    这里曾经是个充满生机和繁荣的码头,沧海桑田,码头遗址还依稀可见,但那繁华的码头却只能留在历史的记忆之中了。

    不用去唏嘘岁月,也不用感叹历史,付刚只是冷眼看着,曾经的繁华过后,却变成生命的禁区。

    自然界从来不会在意人类是怎么想,也不会在意是否有生命存活,这些都是它过程中的一部,彼此都是过客。

    生命也是一样,在曾经的水旱码头,生命昌盛,现在的土垠遗址,还有生物艰难地存活着。

    或许对生命来说,活着就无所谓艰难,他们只能坦然面对现实,活下去。

    活下去的生物才有进化下去的可能,人类的祖先也是这样过来的,这里就是人类真正的底线:要么活,要么死。

    当人类产生利益,社会形态也随之进步,人类的底线也越来越高,但你要体会到人类真正的底线,或许很多事,你就会看开。

    这就是为什么人一定要去经历,要去思考的原因。

    人类到底是怎样的一群动物?

    在付刚看来,一个从生物种群底层爬起来的动物,他有对进化的渴望,但却无法控制进化的方向。

    前面说过,人类从哺乳动物中杀出一条血路,每一步都带着鲜血,有对手的,也有自己的。

    我们也说过,杀戮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进化的手段,但前提是保证自我种群的数量。

    只有装大的种群,产生足够多的变异,积累这些变异,才有可能达成质变。

    对人来说,脱离原始动物,算是一种质变。但对于整个生物系统来说,人类根本算不上质变,顶多是一次重大的变异。

    人类与很多动物都保持着亲缘关系,与鱼类,与爬行动物,在胚胎上都几乎是一致的。

    从鱼类到爬行动物,再到哺乳动物,再到人类的出现,都算是重大变异,但从更高层次来看,人类还没有脱离碳基生命,只是碳基生命的延续。

    人类也不会是碳基生命的终结,碳基生命或许还会继续下去,那进化就从人类种群开始。

    人类是否能打破碳基生命的束缚,付刚不得而知。如果进化是一种必然,碳基生命也必然存在缺陷,碳基生命想弥补这种缺陷,只能向更高级的元素生命去进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