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过眼云烟(第1/2页)  涵之轻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天我不知道哭了多久,最后还是吴伯前来,把我扶回了小院。祖父自爆尊玺将府邸毁去了一多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劫后余生的仆人们趁机走的走,逃的逃,没几日,诺大的府邸已十分冷清。先前的暴乱中,除了我和上官琪,众伯父之家眷无一幸免。”

    “上官琪在其父叛变之前,被绑在了地下的一处密室里,尝试多次才得以侥幸逃脱。出来后,他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从落荒而逃的仆人口中了解到只字片语。他毫不迟疑地闯入祖父屋内,找到了家主令牌,以此号令了一部分人,并许以重赏,暂时成为了上官家的管事。”

    “慌乱过去,上官琪发现我还活着,便前来邀我一同重建上官家,并且家主之位可以让与我,他愿意听候差遣。那时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任何有关三伯父的人与事我都厌恶至极,虽然错不及上官琪,但他偏偏是三伯父之子!他刚说明来意,我便怒目相对,嚷着让他滚!上官琪悻悻地走了。”

    “后来,没过几天,他差人送来了一封信,原来,其父的所作所为他一概不知,在整理屋子时,他发现了三伯父亲手写下的札记,这才恍然大悟。他为其父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对我遭受的痛楚深表同情。他自觉没脸再来见我,若我不嫌弃,以后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任凭驱使。我心中一时五味杂陈,若其父当初还残留一丝良知,又何以造成今日惨痛的局面?也许,身在利益迷局之内,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不能存粹地区分出善与恶吧!是是非非哪是简单道得清的?一种从内心深处滋生的疲惫感席卷而来,我环视小院一周,既熟悉又陌生,梧桐树下昔日的欢声笑语不会再有了。我决定远离这个伤心之地。”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莫名一阵轻松,隐隐约约还有种期待。不过在这之前,我必须手刃另一个元凶刘成。”

    “当日,我清醒之后,便径直去了刘家。但刘成并未返回。及至刘朔归来,惊闻上官家的变故,他整整愣了一盏茶的功夫。对于刘成的恶行,他决不姑息。稍后,刘朔还亲自率人找遍了临霜城,然而丝毫不见刘成的踪迹。”

    “出于自责和内疚,刘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意扶持上官琪,助其重建上官家的基业。”

    “当日之事虽闹出的动静不小,但知道实情的却寥寥无几。再者看热闹的赶到之后,上官琪已统一了余下之人的口风,他们也只能从那一寸寸焦土中猜测几分,况且临霜城中我等这样的世家多如牛毛,一夜之间就算消失几个也不足为奇。大家也都见怪不怪,故而,没过多久,也就无人再提及。上官琪为祖父及众伯父举行了庄重的葬礼,算是将上一辈的恩怨彻底了结。今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成过往云烟。”

    “我并没有前去,怕不合时宜的嘈杂再次扰乱我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我每日仍待在院内,陪伴芊芊之余,隔三岔五就去刘家一趟。刘朔把查找范围扩大到周边其它城池,但刘成依然音讯全无。最后猜测刘成应该早已不在这一郡了,无奈之下,我只得将报仇之事暂且搁置。”

    “又过了十天左右,我收拾妥当,找来一辆十分宽敞的马车,载着芊芊和吴伯就要离开。上官琪亲自相送。我们一路北上,途径数城,最后在这最北边的叶城停了下来。”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空谷茶馆,日子也过得甚是清净。”

    “过了几年,我挣来的银币已堆积如山,就想着把它们换作金币,作为升金之用。我又重回临霜城,没想到,竟听闻到刘成回到了刘家的消息,当即就要找他去拼命。谁知,我一到刘家,就看见为刘成设立的灵堂,刘建的儿子正为这位叔父哭得死去活来。我不明所以,碰巧上官琪也在,他发现我后,略问了几句我的近况,就说起了刘家的事。刘朔在我当年离开后不久便逝世了,刘建承了家主之位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