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求援(第2/3页)  代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且太平教没事暗中占领城池又是为什么?

    王芬有些不敢往下去想了,抬头看向叶昭道:“此事关系甚大,便先依贤侄之言,将这汲县太平教徒吓退,我当亲自上书朝廷,陈明厉害得失,此事若成,贤侄当记首功。”

    “此功全在叔父,与在下无关,在下不过适逢其会,不敢居功,而且家师当日别离之时也说过为官之道,不可好高骛远,此番朝廷以在下为马城长兼领骑都尉之职,已令很多人不满,此番之所以冒死前来,只是心忧我大汉社稷,并不想居功,还望刺史成全。”叶昭连忙道。

    黄巾起义只是民怨的一个爆发点,但这内里牵扯太大,叶昭几乎可以确定,这么大的事情,绝不是区区一个卫贤就可以帮忙隐瞒下来的,朝中恐怕还有大人物掺和在其间,看似一场农民起义,双方对立,但实际上,这其中恐怕也难逃权利的角逐,现在的自己还太弱小,他不想卷进这场政治漩涡当中。

    王芬闻言微微一怔,原以为叶昭冒死前来,是为了这份功劳,没想到叶昭既然直接拒绝,这等于是将功劳拱手送于他啊。

    终究是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物,念头一转,便大致明白了叶昭的心思,扭头看向叶昭,眼中闪过一抹莫名的笑意:“伯喈先生能有贤侄这等弟子,当真是可喜可贺,贤侄他日必有大作为,好,哈哈,好。”

    “还需刺史多多提携。”叶昭默默地拱手道,这古代人心虽然没有末世那般险恶,但真到了一定高度,其实也差不多,算计之深,甚至比之末日更恐怖,只是在这里的算计,比末世要更隐晦一些。

    “那事不宜迟,在下想这便前往牧野。”叶昭躬身道。

    “何必如此着急?贤侄这般一路奔波,想来已经疲惫,修整一晚再去也不迟!”王芬皱眉道。

    “兵贵神速,不瞒刺史,在下还有几个家人留在汲县监察那太平教动静,心中十分挂念其安危,还望大人成全。”叶昭躬身道。

    “也好。”王芬想了想道:“阿吉,你持我令前往军营请安东将军派兵屯驻牧野,一旦有朝廷命令下来,随时出兵汲县。”

    州牧治还未重启,汉朝如今军政是分开的,纵使王芬身为一州刺史,要调动兵马,也需要通过将军,不过随着朝政腐朽,如今这东西也只剩下一个形势,就如同卫贤能够轻易调动方悦一般,王芬要调动州里的驻军也不是难事。

    “喏。”

    “在下告辞。”叶昭见事情已经定下,也不停留,当下便向王芬告辞道。

    “贤侄且慢。”王芬叫住叶昭。

    “不知刺史还有何吩咐?”叶昭回头,疑惑的看向王芬。

    “此乃本官令符,贤侄带在身上,若真迫不得已,可凭此令,调动牧野一带郡兵,不过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希望贤侄莫要轻动,否则朝廷那边,不好交代。”王芬将一枚令符交给叶昭,又将腰间的佩剑解下来,郑重的交给叶昭:“此剑虽非神兵利器,却也是大匠以镔铁锻造而成,或可助贤侄一臂之力。”

    “这……”叶昭没有接剑。

    “贤侄赠我如此大的功劳,若本官没有任何表示,岂不耻笑于人,况且此物于我,不过饰品,然贤侄将要去马城戍边,或有用得上的地方,莫要推辞。”王芬笑道。

    “多谢大人。”叶昭点了点头,伸手将宝剑接过,对着王芬一礼之后,才告辞离去。

    “主公,这就完了?”出了刺史府,一名护卫终于忍不住问道。

    “不然呢?”叶昭笑道,这就是身为世家的好处,很多事情,寒门、豪门办不到,但他们却可以轻易办到,叶昭的家世还是其次,最多算一块儿敲门砖,三代忠良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莫说三代,在这大汉朝中,从光武时期一直传下来的家族都不少,只要还在仕途的,称是九代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