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第1/4页)  闲谈古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了,不说这个了。下面我们继续说五帝中的第二位,黄帝的孙子颛顼。颛顼的母亲女枢一次梦见一条直贯日月的长虹飞入腹中,由此怀孕而生颛顼,颛顼生下时头戴干戈,并有“圣德”字样。颛顼始自穷桑,而迁都于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也就是说,颛顼在继任了祖父黄帝的领之位后,迁都到商丘,后来主要居住在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这颛顼是五帝中的第二位,同时也是五方天帝中的第五位。是主管北方的天帝。五方天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伏羲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神农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已挚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p>

    颛顼成就虽不及祖父黄帝,但是同样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领袖。并且颛顼心思缜密,是个智慧型的领导。后人对颛顼大帝的评价是:静渊有谋,疏通知事,养材任地,载时象天,依鬼神以治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因他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推戴他为玄帝。颛顼在位期间,做了好几件有深远影响的事情。/p>

    先在他还是华胥国领之时,国民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p>

    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这里所说的重还有黎是颛顼的孙子,是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力士。也是颛顼手下的猛将。/p>

    颛顼把华胥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就是接替了黄帝的领职位。可黄帝将自己的领职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这可是引起了另外一个很有能力的部落领的不满。这个人就是共工。就是著名的怒触不周山的共工。要说这共工也不是简单人物,他的身世也不比身为黄帝孙子的颛顼弱。《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说明共工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共工的部落在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程比较擅长,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善于用水,所以在农耕方面,自然更具有优势。所以共工是神农之后,又一个为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另外,共工还有一个叫做后土的儿子,十分擅长农耕技术。后土为了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后土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国语?鲁语上》: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共工氏称霸九州,第四个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平九土”的功绩。《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等到书记五方天帝及其佐神,中央土,黄帝,后土为佐神。后土的“土”字与黄帝的“土”德一致,被联系在一起。《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p>

    同时也有将后土奉为社神,时代当在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时代当在周代后期。后土是社神,黄帝的玄孙弃,也就是后稷,是稷神,同样是一个精通农事的人。后土和弃正好就是社稷神。/p>

    话说因为共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