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0 章(第1/4页)  贺龙军事文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连队的党员选举班长当支部书记,连长、指导员一定要向他报告自己的工作。连里一切工作都要在支部讨论,决定以后,连长、指导员负责去执行。在选举当中,也可以鉴定我们的干部,看他们在连队里是否起了作用,工作是否称职。如果他们各方面都很好,大家一定选举他们。每个伙食单位的支部,应该按照工作的xìng质来要求。比如,一个运输队的支部就和连队的支部不同,运输队的支部就要保证缰绳、鞍架的节省,骡马的健康,运输员不要吃马乾⑩等。电台支部和司、政机关支部也应当有区别。支部工作、行政工作、政治工作都应当按照不同情况来决定。

    目前团结最要紧,应该从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这种团结,并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以什么个人为中心,一定要团结在党的周围。军队内部则以军队各级党委为团结的中心。现在上下级、同级之间,互相都有意见。下面对上面主要是人员补充与物质供给的意见。大家能按照会议的精神去做,再有两三年,组织严密了,土地问题解决了,群众生活改善了,意见就可以消除。分区与分区、部队与部队之间的不团结现象,主要从本位主义而来。军队对地方的意见也是由人力、物力的困难来的,主要由军队负责。军队抓一把,蛮横无理,这是思想问题。军队是归政府领导的,应当拥护政府,发动群众起来建设政权,建设党。军队应当是实行土地改革的骨干,军队干部应当主动的去团结地方干部。这样做,一定会团结得好。我们的团结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去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不是一团和气。

    我们反对山头主义,要建立一个共产党的大山头,建立毛主席思想的山头,不能有第二个山头。有了任何第二个山头,就是错误的。

    还有些具体问题,下去分别解决或自己解决……

    这次建军会议,是七大的精神,是毛主席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具体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敌人,彻底打垮蒋介石。

    [注释]

    ①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召开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十一日,召开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四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②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先后派遣陈云、彭真、高岗、张闻天等中央领导率领从山东、华中等根据地抽调的两万多干部和十万大军挺进东北。同时,我八路军总部命令全国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不投降者,逐一消灭之。猛力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与jiāo通要道。”并派大批干部到这些城市里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晋绥军区部队中出现了一股争相去东北、去大城市的风。

    ③指谭政。当时他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在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一日作了《在西北局高干会上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④这一部分是根据当时任晋绥军区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杜世兴的原始记录要点整理。

    ⑤一九四五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我为确实控制热、察,巩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战略基地,保证我军在东北展开,中央军委决定集中晋察冀和晋绥两个军区的主力,共三十九个团五万三千余人,由聂荣臻和贺龙同志统一指挥,发动绥包战役(又称察绥战役),先行消灭傅作义军主力,解放绥远,消除后顾之忧。

    ⑥一九四六年七月三十一日至九月十三日,由晋察冀和晋绥两军区集中了十九个团,由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张宗逊、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罗瑞卿负责战役指挥。此战役未达到预期之目的。一九四六年十月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