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1/4页)  高阳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只想见吴王?

    长孙疑惑了,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高阳公主一个许诺。

    老臣长孙无忌终于为宗室叛乱的事件单独求见高宗李治。

    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前前后后都想得万无一失之后,才决定在最后的判决前与李治摊牌的。

    他太了解他的这个外甥了。为此他提前就命人按照他的意思起草了判决书。他想他对皇室的清肃是绝对正确绝对及时的。他想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证明,他的这步棋是怎样的雄才大略。而事实确实证明,高宗至死能安稳地坐在皇位上,的确是同长孙舅父发动的这场血淋淋的清肃分不开的。

    长孙无忌一走到高宗李治的面前就首先摆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

    他直奔主题,历数此次谋反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皇室成员在其中扮演的各类角色。长孙的描述使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个懦弱不堪的年轻人脸色苍白,目瞪口呆。

    那些他一向善待的兄弟姊妹们。为了良心的平和,他甚至委以他们高官。他唯愿他们能够锦衣美食,唯愿他们能够有权有势,也唯愿他们不要彼此杀戮。

    然而,他们怎么会?他们怎么会向他开刀呢?

    他很绝望,也很惊恐。他睁大无助的眼睛看着他的舅父。那是他唯一的支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他仿佛就要为那天塌地陷的灾难晕过去了。

    舅父,李治低声呼唤着。他那低声的呼唤都带上了哭腔。舅父,舅父我该怎么办?

    皇上,臣早已将所有的罪犯捉拿归案。臣并且早已拟定了惩处这一谋反事件的诏书文本,只等皇上钦定。

    长孙无忌费力地跪在高宗的脚下。他把那份诏书高高地举过头顶,举到高宗李治的眼皮下。

    高宗退着。他不敢接也不敢看,他已经闻到了那诏书文本里的血腥。他因为被惊吓而周身哆嗦着。不,他说不,他说舅父平身,他说不,不要这样对待我。

    长孙无忌费力地站了起来。

    他缓缓地打开那诏书,紧接着他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宣读起来。

    那诏书的基本意思是,凡参与此次未遂谋反之人,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朝廷命官,均以死刑处之。薛万彻、柴令武,以及那个挣扎了半天也徒劳无用的房遗爱三位驸马都尉押解西市刑场公开斩首;吴王李恪、荆王元景以及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丹阳公主等皇室成员分别在自宅赐死;他们的子孙后代均流放岭南瘴湿之地;凡与此事有牵连的其他党徒也将分别被赐死、流放、发配。

    长孙读罢便将那诏书再度送到皇帝眼前,只等傀儡般的李治签字钤印。

    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恐惧。

    高阳公主 第三卷 第五章(3)

    李治突然觉得他的皇位把他悬在了那寒冷的太极大殿的半空中。他觉得他在那半空中孤零零的。他很怕。他觉得他手里提着的不是一支笔而是一把带血的尖刀。

    他依然惊恐但那惊恐决不是怕有人来篡夺了他的王位。他本来就不愿坐在太极殿内这把冰凉而冷酷的椅子上。他宁愿将皇位拱手相送。送给三哥李恪或是送给叔父元景。他觉得他被逼迫着。他的心正在破碎,正流着血一块一块地坠落下来。他想到他的同为长孙皇后所生的两位兄长承乾和李泰早在他继位之前就因相互伤残而双双殒命。而如今,又有恪,有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这些他的兄弟姐妹们将要死去。他不想再让他们死了。他们李家的人已经死得不少了,这太极殿的皇椅下堆积的尸骨也已经够多了。他不能去签署那死亡的诏书。他下不了手。

    高宗李治的脸由青转白。

    长孙仿佛看出了高宗的胆怯。他近前一步,朗声请求,为了大唐社稷,还请皇上三思!

    长孙话音未落,太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