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2/4页)  云散高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众人大骇。

    "臣妾和臣妾的家人都只是说,海若--他拥有帝王之血。这一点,巫姑也不能否认吧?"

    巫姑猛然抬起头。远远的廊檐下一团漆黑,她看不清白定侯的脸,却分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犹如利剑向自己刺过来。她快速搜寻着清任的眼睛,想知道他的意愿。然而,他离她太远了。

    "巫姑,我相信,刚才你的话并没有说完--你为什么不说完呢?其实你早就看出来海若的真实身份了吧?"

    巫姑已经察觉出了事情的蹊跷,是以不肯言尽。

    按清任的想法,无论这孩子是不是王子,巫姑都将予以否认。但是巫姑决定说实话,她并不希望清任以朱宣为继承人。何况朱宣已经走了。

    但可怕的是,这孩子竟然真的不是王子,非但不是,他还有着更为令人诧异的身份。是什么使得白定侯一家,竟然走出了这么险恶的一步呢?她静静地立在铜镜面前之时,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个问题。此时白定侯咄咄威逼。他们的武士,正守在城池的各个角落。他们敢于这么做,显然是成竹在胸了。

    "清任,你居然也有今天。"巫姑有些苍凉地想着。

    青铜镜上的图腾,不停地虬曲,争斗。

    "巫姑,请你把话说完。"白定侯重复了一遍。

    巫姑想要探看青王的暗示。遥远的廊檐下,似乎只传来一声苍老的叹息。

    "不错。海若,他,不是,青王的儿子。"巫姑一字一句地说,似乎还想拖延着,听到清任的回应。然而青王什么也没有说。"但他,确实拥有纯正的帝王血脉,并且--与青王极其相近。"

    众人哗然。

    巫姑凝视着青铜镜上的图腾,"两龙并驾齐驱--所以,他是青王的亲兄弟。"

    说完这句话之后,她就失聪了。她不敢去倾听众人的话语。虽然她仍旧不明所以,却已经感觉到yīn谋的潮水,正在地平线上汹涌,转瞬就要到了眼前。

    然而此时的青夔国诸臣,仿佛还不曾了解。他们听到了"亲兄弟",觉得豁然开朗。清任的父亲武襄,一生妃嫔无数。众所周知者有息夫人之子--便是青王清任,以及湘夫人之子濂宁。濂宁是个傻孩子,早已流落九嶷山。而这个海若,应该是青王武襄宫中某个不知名的小宫女,甚至是某个被武襄偶然临幸过的民间女子所生的孩子。

    "所以,请主上恕臣大胆举荐海若。二十年多年前,他还在襁褓中时,湘夫人将他托付给臣抚养,一直隐瞒身世。臣担心惹人多言,使得主上不愿为其验明血统,故而事前未曾说明。如今真相大白,主上既无所出,幼弟成为王储,也是合情合理。"白定侯道。

    神殿中一片安宁。如雷雨降临大地前的死寂。

    白定侯利用了青王无子的焦灼心理,畜养一个拥有青王族血统的孩子,并且带入京城散布传言说是青王所出。种种因缘之下,清任也确实喜欢上了这个勇武的海若。只要青王肯立海若为储,继而为新君,将来的青夔国,必然是北方白定侯的天下,如同当年的绵州庆氏一样。谁说白定侯一家忠肝义胆,就完全无所图谋呢?

    惟一遗憾者,便是这个海若,并非是青王之子,却还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宫中的知情者一直猜度,多年来,青王对其口口声声尊崇的"先父青王武襄"的态度,其实是相当厌恶的。他必定不愿接纳这个或许是通jiān所出的兄弟。

    也正是为此,白定侯才大费周章,怂恿青王弄出神殿验血的一幕,逼迫青王。

    其中尤其可怖的是,据白定侯所言,是湘夫人将这个孩子jiāo给了他。那个传奇女子在她的一生中究竟埋下过多少伏笔,竟然在她身后二十余年,还能对青夔的朝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事已至此,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