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2/4页)  云散高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抓住了手边最近的一根花藤,狠狠地拉了一下,像是想拉住就要脱缰的思绪。

    “婵娟?”朱宣也察觉到了她这边的震动。

    “你怎么知道的?”她急问,“是她告诉你的?”

    “她没有说过。”

    “那你”

    “你又来了。”他仿佛是在那边轻轻地笑着,“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直觉,还不够吗?”

    “你真是这样觉得的?”

    “婵娟,师父待你如何?”

    “师父待我很好。”婵娟顿了顿,又说,“我明白了。师父待我很好,对你更好,但是她对待你的方式,和对我完全不同。是因为这个吗?”

    “大约可以这么解释。不过也可以说,是我更愿意接受她是我的亲生母亲这一事实。”朱宣道,“这也许是个天大的秘密,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也不肯告诉我。但我早已清楚地察觉到了,从她教我读书、写字、种花和养鸟,从她带着我学习法术,从她看我抄写经书的眼光,从她听我弹琴时的神情……虽然她是那么淡漠的一个人,可是她对我的态度还是明显的与众不同。我相信,这是母亲才有的姿态。”

    “所以,”婵娟叹息道,“你也就像一个孩子而不是徒弟那样地信赖着她……你可有告诉她,你的这种感觉?”

    “从来没有既然她竭力隐瞒。”朱宣道。

    “假如你真的是她的孩子,”婵娟道,“那是绝对犯了大忌的。”

    “我知道。可是,其实……我很想……听见她亲口承认。”

    婵娟静默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道:“这么说,你的父亲”

    “是的,当然,就是那个人。”朱宣道,“是她一直深深爱着的那个人。”

    这句话令两人再次陷入长久的沉默。婵娟清楚地知道,朱宣说的是什么。情人的伤感总是类似。她离他如此之切近,能够清楚地感知夜风穿过他的衣袂,晨露滑下他的鬓角,然而他们却永远不能看见对方的面目,在倾心相与中素昧平生。她满腹惆怅,回头看护城河上浮起淡淡的白沫儿,风似乎吹得更急。晨星寥落,远处黑压压的城墙角,框住了浅浅一抹铅色的天空。

    “婵娟,”他低声问,“可以让我握一下你的手吗?”

    她低头看见,密不透风的云萝花藤蔓之间,不知何时破出了一个细小的缝隙,一根修长的属于少年人才有的手指,从那个缝隙里探了出来。她毫不犹豫的捉住了他。陌生而熟悉的温暖,令那只冰凉的手指微微颤栗。原来他和她彼此的依恋并非幻觉,而是如此真实地存在着。

    “天快亮了,”她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向他作别,“我必须走了。”

    “嗯,路上小心。”他说。

    尽力握了下他的手指,然后撒开。婵娟迅速提起沾满泥水的红色长裙,踏着护城河堤,头也不回地离去。

    此时朱宣还沉浸在第一次接触到别人的激动之中,并未留意到神殿围墙一角,高高的塔楼上有一个单薄的人影。没有人知道,很多年来巫姑都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在冷月清风的夜晚独上高处,守望长空,玄思冥想,并且留意到世上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听见很多只能在恋人间传递的秘密。

    芸妃庆洛如受封后两个月,青王清任在紫宸殿接见了海疆过来的白定侯父子。按照多年来的规矩,白定侯本该三年入京一朝,此番并未到期限,却是受了青王的特准而来,进京请辞。道是海疆安定多年,愿请解甲归田,并荐长子白希夷继守海疆。这原是白定侯早就奏明过的事情,清任勉词挽留一番之后,也就准允了,当即加封白希夷为镇海大将军。

    青王清任与白氏父子原是故jiāo,两下里叙话时,又请出了春妃。亲人相见,自是分外伤感。春妃要在春明别馆中宴请父兄及其从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