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恨(第1/2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离开乾清宫时,情绪都不高,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皇上的方案,但是也没有人想出更好的方案,所以只能由皇帝乾纲独断了。而其中最郁闷的人是黄子澄,他觉得皇上变了,不再如当初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了,自己本来对推荐李景隆有一定的把握,但没想到皇上连考虑都没考虑,甚至都不愿意让自己提,最终皇上选择了两个低级军官平安和盛庸来领军,这让他更加的失望,所以他没有接受齐泰的一同坐坐的邀约,而是选择独自一个人回府。

    黄子澄回到府邸之后,管家立刻来禀告道:“大人,曹国公又来了。”

    “又来了?”黄子澄有些不耐,定了定神才道:“来多久了?现在在哪里?”

    “在客厅,来了有一个时辰了。”

    “一个时辰?”黄子澄立刻明白了,李景隆是听说自己被召进大内,赶紧过来听结果的。

    “让他等一会儿,就说我洗漱一下就过去。”

    黄子澄略微梳洗了一下,往书房走去,边走边想事情。李景隆是他最欣赏的将军,很符合他心中儒将的标准,李景隆读书通典故,眉梳目秀,顾盼伟然。通俗一点说,就是李景隆长的很秀气,读书甚多,书生气很重,但举止之间却有一股豪气,这种特殊的气质再加上其国公的身份,让人不由自主的亲近,黄子澄就是其中之一。

    黄子澄虽然欣赏李景隆,但其想重用他却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希望大明能如宋朝一样,用文臣统兵,但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先用最像文人的李景隆来领兵。平心而论,黄子澄并不认同皇帝的谨慎,在他看来,调集全国之军,以泰山压,而是小弟也不知道原因,兴宗在的时候,皇上对小弟还是很信任的,经常和小弟亲近,还喜欢向小弟请教兵法;但自从兴宗故去,皇上被立为储君后,却突然开始重用徐辉祖、常升等人,对小弟却越发的疏远。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直到今日,小弟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爱书网

    “这就奇怪了,皇上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疏远贤弟啊。”

    “所以我才来找子澄兄啊,”李景隆摊了摊双手,无奈的苦笑。

    ......

    李景隆离开黄子澄的府邸后,天已经黑了,可是他谢绝了黄子澄留府吃饭的邀请,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如果不是前呼后拥的卫士,以及华贵的国公常服,李景隆看背影就如同一个落魄的闲汉,在长安大街上漫无目的走着......

    待回到秦淮河边的曹国公府时,已经快深夜了。李景隆站在门口,望着门上的金字匾额,他有些迷茫,自己到底做了什么,遭皇上如此厌弃?但思来想去,自己也想不出有任何错处。他极力交好黄子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够从黄子澄嘴里谈定一些口风,可惜黄子澄也没打听到什么,而且他屡次推荐也没有效果。匾额上的大字似乎在提醒自己要努力去争取,否则父亲百战得来的爵位恐怕就要终结在自己这一代了啊。想到这里,李景隆心里无来由的涌起一阵愤恨......

    时间回到前一天的晚上,真定。

    耿炳文并不是一个盲目轻信的人,相反他是个非常谨慎的人,虽然他已经六十三岁了,但他并不想死。自从他决定谈判之后,就发现自己失策了,自己不应该让燕王和众将通信的,因为从那天之后,他发现支持谈判的人越来越多,驸马李坚、信使张保、左副将何福都想通过谈判解决,甚至自己的老战友顾成也有这种倾向。事到如今,自己也不知道该相信谁。

    所以为了明天的谈判,他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他命令自己的儿子耿瓛、何福和高巍镇守真定城,以高巍为主,除非自己本人回来,否则不许开城门;令自己的亲信刘燧把守滹沱河南岸的浮桥;令自己的老战友顾成负责西北大营,命其看到小山上的信号时,立刻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