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天意(第1/2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棣收降周军后,留少量军士把守八达岭,令李彬率军两万驻守居庸关,余军全速返回北平。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他必须迅速整合军队,对付真定的耿炳文。另外放弃八达岭,守卫居庸关,是考虑到运力和粮食不足,无法供应太多大军。

    徐辉祖闻讯赶来后,迅速攻克八达岭,试探的攻击了一下居庸关后,立刻放弃,返回八达岭。他在八达岭留军防守,阻止燕军出山西,然后开始着手调配大同、太原、绥远和宣府的防务,除了防备燕王之外,还要防备塞外出现的蒙古骑兵。

    做完这一切之后,徐辉祖飞报京师,请求皇帝指示。他虽然完成了阻止叛军进入山西的任务,阻止了战局继续恶化,却无法阻止燕军壮大。

    朱棣回到北平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军队重新编组,检阅将士,立五军,令张玉将中军,朱能将左军,陈瑄将右军,徐忠将前军,房宽将后军,其中大同、大宁、怀来新附众分隶诸军。对于冯胜、周王等人,朱棣也待之甚厚,令冯胜坐镇北平,辅佐世子;周王在北京荣养,许其功成后平分天下。

    此时宁国公主、徐增寿、暴昭已抵达数日,彼时朱棣在居庸关,他们只好等待。闲暇之余,暴昭令人在北平散播皇上的旨意,声明燕王只要进京请罪,就会既往不咎,只是需要离开北平,迁移南昌,叛军除主要头目外,一概赦免。此事在北平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议论纷纷,毕竟不是谁都喜欢打仗的,尤其是正在京郊训练的新军更是群情沸腾,希望燕王进京,解除兵祸。

    朱高炽闻报后,立刻软禁了暴昭及其从人,宁国公主和徐增寿倒是可以活动自如,暴昭希望他们能协助传播旨意,却被拒绝,暴昭无奈,只好扼腕叹息。

    朱棣回北平后,只和宁国公主、徐增寿各见了一面,就匆匆的召开了军事会议,召集新晋的五军主将、副将、北平的文官,以及道衍、周王等人讨论战局。

    新任五军主将一个个精神抖擞,兴奋异常。朱棣看着济济一堂的战将,也是满心的欢喜。他先请道衍、冯胜、王弼和周王坐下,然后道:“诸位将军,本王今日甚是欣慰,如今我已立五军,达二十万之众。如今形势一片大好。长城一线尽在我手,西面的居庸关、东面的永平都在我军手中,我军可以并力向南,击破南军。世美,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m.woquge

    道衍笑了笑,然后走向了地图,然后朝燕王躬身施礼道:“王爷,老衲要恭祝王爷天命所归,王爷起事乃是顺应天意,福泽天下之举。”

    众人有些无奈的看着道衍,心说,难不成这和尚是个神棍?这可糟糕了,王爷宠信神棍,这可对战事不利啊。

    “王爷有今天,其实是先帝的福泽与今上的无能所致。”

    “先帝封王爷于北平,给了王爷领兵作战、大展宏图的机会。”

    “在洪武二十八年,今上还是储君时,要在绥远建城,期间王爷受祖先点化,欲终止此事,可是却被幽禁宫中达半年之久。”

    “只可惜今上不纳忠言,重用宁王、傅友德,导致漠北惨败。幸亏王爷及时北返,才挽回败局,挽救了大明。”

    “之后皇上调周王殿下驻大宁,周王殿下与王爷同母兄弟,此乃天赐与王爷的辅佐啊。”

    “今上即位后,防备王爷至极,派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来北平,意图制造冤案,致王爷于死地。王爷不得已,才奋力一击,诛灭宋忠、谢贵。待得到削藩诏令时,王爷泪流满面,痛斥王度、齐泰、黄子澄等人蒙蔽君上,离间皇室骨肉,所以才起兵靖难。”

    “而周王于塞北起兵,偷渡野狐岭,与王爷合兵破居庸关,将大军拱手让与王爷,甘据辅佐之位。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盛况。”

    “如果不是王爷洪福齐天,漠北惨败,北疆需要王爷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