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六十九章:上大炮(第2/3页)  明朝大御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有了。”

    “没有了?”刘文秀大失所望

    李定国说道:“但是富良江之战的经过到时描述得很详细。”

    刘文秀说道:“可咱们现在是在如月江。”

    艾能奇说道:“那到也未必,如果如月江之战是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且安南人大胜的话,他们一定会大书特书。如此寥寥数字,说明如月江之战只是前锋小仗,重头戏却是在富良江大战。”

    “嗯!”李定国继续念道:“在富良江的南岸,安南军李朝停泊了战舰四百多只,使得宋军“欲济不能,欲战不得”。在无可为计的情况下,宋军便打算在江中系一道浮桥,以次进兵。但管带先锋奇兵的人却急不能待,便先从北岸搞到了一只木筏,渡了五百名士兵过江,对李朝部队的竹扎的军寨且砍且焚,然而找不见敌人。在这五百人登岸之后,又把空筏驶回北岸,准备续运救兵。不料在木筏离开南岸之后,敌方的军队竟从各方会合,共同擒杀宋兵,宋兵断绝后援,众寡不敌,陷入严重困境之中,有很多人被敌人拥入江中,其余则或死或逃,全部溃灭。另有苗履率领的一支部队,屯驻在郭逵的大营以西六十里的如月渡。李朝降将黄金满这时也引导他们绰取捷径,渡富良江而趋交州城。但方在前进,立即被郭逵追回。为的是不使他们再蹈那支先锋奇兵的覆辙。经受了这次失败之后,马步军都总管燕达认为应当将计就计去转败为胜。他还认为,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如果乘这次失败而示之以虚弱,便一定可以诱使敌人到北岸来应战。在宋军做出一些怯懦惧战的假象之后,敌军果然决意出战。敌军在出战之前,知道北宋派出的水军船只已被阻截在东泾港口,未能驶入富良江内,却故意派出一些间谍去设法欺骗宋军说,北宋水军将领和斌、杨从先所率领的战船,马上就要到来会师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要使宋军松弛战备,也要使宋军把溯江而上的李朝战船误以为是宋方的水军。紧接着,李朝军队就出动了好几万人,鼓谋北上,迎战宋军。在北宋南征军的前军于接战时又一次被敌人打败后,郭逵急率亲军参战,燕达也率军继进,这才把敌军稍稍打退。随后,骑兵将领张世矩、王愍也率领骑兵参战,各处所设伏兵也一齐出动,才最后把敌军打得大败。敌军将士陷没在江水中的不可胜数,敌方的左郎将阮根被宋军俘获。”

    艾能奇略加思索之后说道:“看了这些前人的事迹,我觉得宋军之所以没有获得全胜,是因为水军没有能够及时进入富良江,以至于前锋孤军奋战,而后军只能隔江干着急。”

    刘文秀说道:“我军水师是由海霹雳施琅率领,船坚炮利,应该不会重蹈宋军覆辙。”

    李定国摇了摇头,说道:“未必,我们的水军船只庞大,未必能进入富良江的腹地啊。我到有个想法,可以效法当年的刘裕,以精兵强渡如月江,然后在滩头立却月阵。先寻得立足点之后,再以大军渡江。”

    艾能奇奇道:“却月阵不是刘裕用来对付北方骑兵的吗?”

    李定国笑道:“用兵不能刻板,虽然却月阵的初衷是用来对抗北方的骑兵,但是一样都是在滩头设立阵地,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刘裕那时用的是大弩,我们现在有的火枪火炮威力远胜大弩,而面对的敌军也不是铁骑洪流,只要运用正确,就算没有水军协助也一样能成事。”

    “炮营……准备!”

    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炮营阵前疾驰而过,一百二十名操炮手急步向前,将四十门十二磅炮推到阵前,火捻子的亮光闪过,四十支火把已经被引燃,只等王朴一声令下,操炮手就会毫不犹豫地用火把引燃炮膛上的引线。

    “炮营……发炮!”

    这一次,再没有传令兵从炮营阵前策马疾驰而过,只有守在炮车边上的四十名小旗同时挥下了高举的腰刀。炮手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