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三厂运营(第2/3页)  明朝大御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用作通风的出风井,通常选择在较高处(进风井在低处),这有利于自然风流的流动。单井筒通风,多采用表风法,即在井筒的一角,用片石砌成一个三角形的回风道,回风道高出井筒,形如烟囱,名曰“噘咀”。

    风从井口进入井下,到采煤工作面,再经过用表墙隔出的回风道,由噘咀流出。单井筒通风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一竹筒(南方有一种径粗如碗的竹子,凿去中节)放入井中,竹筒高出井口,井下即可形成自然风流,由竹筒抽出瓦斯等废气。

    解决了通风之后,还需要解决矿井内的提升与排水。明代矿井提升工具主要是桔槔、辘轳、绞车。使用辘轳、绞车,既可用人力也可用畜力。

    《天工开物》记载:井上悬桔槔、辘轳诸具,制盘架牛,牛拽盘转,辘轳绞縆,汲水而上。提升工具,可提煤也可提水。盛水器具,古代多用牛皮囊(牛皮包),因其坚韧耐磨,盛水较多。古代南方也用唧筒(有的地方称水龙)排水。

    《天工开物》讲:“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水入筒。

    紧随其后的问题就是矿井的照明,此时挖煤多用明火油碗,油盘。但随采深增加,瓦斯增多,极易引起爆炸,徐富贵的方法是给灯加罩。加了罩的灯,即可做照明工具,又可检测通风的情况。

    最后就是如何把采到的煤运到地面。明代煤窑井下运输主要靠人背、肩挑,但是徐富贵知道夏远不怕花钱,于是便建议采用一种拖筐(或拖车)运煤。拖筐形似船形或长方形,用竹制或木制。有些木制拖筐下面还钉有铁条(拖条),使运输煤更为方便省力。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矿山开始招工。虽然人人都知道做矿工又脏又累又危险,但是这年头有份工作,能赚钱养家糊口比什么都强。况且,青岛煤矿的待遇不错,管吃管住,工钱是普通工人的双倍。最重要的是,在夏远手下干活,工钱按时足额下发,从不拖欠。

    大明崇祯四月初一,青岛煤矿正式开张.

    大明崇祯五月初三,青岛铁矿正式开张、胶州牧场正式开张

    大明崇祯五月二十四,青岛采石场正式开张、胶州果园正式开张

    三大厂的营运,为青岛寨和胶州所一带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外地流民纷纷涌入。用王明和朱浩鸣自己的话说,就是“今天的青岛寨和胶州所,就是明天的日照卫。”

    大明崇祯十二年(1639)六月二十三日,因为东北战事越来越吃紧,崇祯在杨嗣昌的建议下,决定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与辽饷、剿饷当时并称为“三饷”。辅臣杨嗣昌定议:宣府、太原、山西、延绥、宁夏、甘肃、萧关、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各镇兵由各总镇、巡抚、总兵分练,东西策应,闻警即至。是剿饷之处复增练饷七百三十万。合辽饷、剿饷、练饷共增赋一千六百七十万两,民不聊生,使农民起义军队伍更加扩大。

    夏远的日照卫军队属于卫所兵,不是营兵,故不在这次大操练的范围之内,于是夏远但看别人忙着谎报军员数量吃空饷,自己还是忙着自己的事情。

    在日照卫城东北面的海边有一座小石头山,石头山建有一座观海亭。这一日,夏远与自己的钱文宇、孙和鼎以及一般书生打扮的人在观海亭内饮茶观海。

    最初的观海亭只是几个来日照卫谋生的教书先生自己筹钱搭建的,说是“亭”,其实不过一间简陋的茅草寮棚罢了,周围也是荒地一片。这些屡试不中,无奈之下才来日照卫教书的落地秀才们时常来这里抒发自己的情怀,有些想不开的或是感叹生不逢时,或是抱憾怀才不遇。有些想得开的,就干脆咏山咏海,诗性大发时,还会在山石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