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风云际会(第1/3页)  般云龙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般云龙虎最新章节!

    般云王朝一京十三郡,一京乃帝京,十三郡则是龙门郡、栖凤郡、东关郡、京西郡、虎山郡、荀国郡、据海郡、临苍郡、奇峰郡、滨原郡、寒陵郡、封云郡和苗关郡。

    帝京居龙凤呈祥之地。恢宏的皇家宫殿坐落于盘龙山东面一侧,向南望去,则是栖凤郡。栖凤郡因栖凤林得名,此林多梧桐,传闻乃古凤栖息之地。林北设有朝凤阙,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帝王加冕时均要来此地祭祀。而从盘龙山向北顺过去,是一条长道,曰卧龙道,又曰通天道。此道的另一头,跨过龙门,就是龙门郡了。龙门郡是王朝科举之地,中第的士子会在龙门前骑上御马,驰过卧龙道,进京面圣。

    东关郡在帝京之东。东关郡同时接壤栖凤郡、帝京、龙门郡、寒陵郡、滨原郡、奇峰郡和据海郡,拱卫帝京。王朝东面若反,东关不破,帝京无虞。

    帝京西面,盘龙山后,是京西郡。京西郡虽不似东关郡那样呈拱卫之势,却也是重兵屯扎之地。盖因京西之西,是王朝的苗关郡,苗关郡外,便是苗族(跟现实中的苗族没有一点关系)居住之地。王朝与苗族敌视已久,积怨颇深,不得不防。

    高祖登基之时,苗族就曾杀进过苗关郡。后来高祖御驾亲征,平定外患,更是从苗关郡向北一路横推,开疆拓土,拿下一郡之地,并在这里拜将封侯,所以将此郡赐名“封云郡”。

    其实封云郡就在京西郡之北,只是自京西郡北起,有一裂谷,向东北划过一条弧线,经京西、龙门、寒陵三郡。裂谷幽深,非人力可渡,乃天堑之地。所以封云郡虽然在京西郡北,龙门、寒陵二郡之西,却是无法与这三郡沟通;不过这也使得以前苗族入侵,只能从苗关郡攻入,保障了这三郡的安宁。

    而苗关郡与京西郡以南,栖凤郡西南之地,就是虎山郡了。虎山郡有虎踞山,有盘龙山遥遥相望,使得王朝有龙虎之势,镇压国运。同时虎踞山也是江湖中选出武林盟主的地方,上有虎座,象征盟主之位。

    说起江湖,还有另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行侠谷。行侠谷位于临苍郡,北接奇峰郡,西接据海郡,也是一处险地。不过江湖中有规矩:“恩怨不过行侠谷。”也就是说,江湖中人,不管有什么仇怨,什么纠纷,到了这行侠谷,都要罢手;而若是过了这行侠谷,也不要再做赶尽杀绝之事,或是一笑泯恩仇,或是待人回穿行侠谷之时再行动手。这也是之前八人追寻萧自在却在这行侠谷停手的原因。

    再说这临苍郡,临苍郡在王朝东南,只跟西面的据海郡和北面的奇峰郡相接。临苍之名,得于临苍山。临苍山是王朝最高的山,号称与天相通,故曰“临苍”。

    至于据海郡,它北靠东关郡,西临荀国郡与栖凤郡。虽然面积在诸郡之中并不算大,却因为临海,物产丰富,是王朝重要的盐产之地和商业之地。

    据海郡之西的荀国郡,西是虎山郡,北是栖凤郡,曾是古国荀国的国土,于千年前亡国。荀国尚礼,多出君子圣人;时至今日,那里的人也多是谦谦如君子。荀国郡有十圣庙,供奉着古荀国的十位圣人,历代帝王多有前往拜会。荀国郡也跟据海郡一样是南面靠海的,却没有据海郡那般富饶。

    再说说北边的情况,龙门郡北,便是寒陵郡。寒陵郡气候寒冷,却生产铁矿、煤矿,同时这里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诸侯王寒王的封地,寒陵便是他死后所葬之墓。

    寒陵郡东,是滨原郡,这里盛产玉石。相比于寒陵郡,滨原郡更加严寒,这也导致这里人口稀少,有时在寒陵郡走上几天,也看不见一个村落。而寒陵郡与滨原郡更靠北,就是茫茫雪地,当真一个人也看不到了。滨原郡有一江,名为滨水江,源出滨原郡,向南流去,先是分割东关郡与奇峰郡,后又分割奇峰郡与据海郡,最后沿据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